分卷阅读212(2 / 2)
拍卖
见大掌柜答应的痛快,喜娘便也不为难他了,道:“也不是我想躲懒,到底这钱也是我自己赚的。只是我手下真没有得用的人,再加产量是不能了,只好走走限量的路子。若是这样还是做不完单子,那就只好烦劳你们在铺子里售熟食票,得一张票买一只鸡鸭……”
大掌柜显然也想到产量当真跟不上的实情了,忙道:“这自然也是个法子。可我与太太说实话,若卖鸡鸭票,谁能瞧住底下的小子们?薄薄一张纸片,每日开门前,他们自己先买个光,然后高价卖给外头的主顾——咱们卖货的,这是额外得了好处了,叫人说几句也无妨,可太太您图什么来,白叫人说嘴?”
喜娘一怔,她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只觉得这凭票供应是个解决供需不平衡的好法子。可是,她竟然忘了,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黄牛。
若是叫那些主顾家的采买,只上丰香亭一趟,第二日便稳稳妥妥能买到想要的菜色,他们或许还会乐意配合。可要是掏高价、当冤大头,才能弄到鼎福记一只鸡鸭或者一个蹄髈……
喜娘不知道别人乐不乐意,反正这样的事若是落在她身上,她是肯定不乐意的。
商家想赚钱,第一条是不能将客人当傻子。这年头不比现代,炒作炒的好,傻子少不了——如今还是一家店扎根一座城,靠口碑打天下的。噱头做多了,货品就显得不那么值当,如此折腾,绝对是个捧着石头砸自家脚的事儿!
到时候人家说,这鼎福记的东西,也就那样,想买到却要花两三倍的高价——她不是活脱脱一个黑心商家么,难道还能和主顾们分辨,是丰香亭的伙计们贪财,不怪我?话没有这样说的,事也没有这么做的!
“这的确是个事儿了。”喜娘想想,又算了算大掌柜方才报上来的数儿,得到一个结论:毫无办法。
想满足市场,她这里的人手是绝对不够的。但是扩大生产,她就得再去寻找些靠得住的人来。可那谈何容易!先前那些个婆子丫鬟,都是她从合州府带来的,跟了她这么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在省城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