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页(1 / 2)

加入书签

彭朗记下太太选定的几片区域。这些年,他一直开专车,对绛城的道路和路边建筑了如指掌,季长善划好的心仪范围,挨着各大知名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彭朗并非不知。

他沉默片刻,宁愿相信太太是出于投资升值的战略眼光,才对学区房情有独钟。他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两个人约好等彭朗回国,一起看房,一起商讨到底买哪所房子合适。

挂断电话,彭朗回卧室看了会儿画册,一页一页纸张翻过,在莫里索的《摇篮》那一页多停顿了几秒钟。

画面左侧坐着个年轻女人,她穿黑衣,垂眼望着右边的摇篮。摇篮挂白纱,小婴儿睡在里面,面庞白嫩,安静得像天使。

奥赛博物馆做莫里索特展时,彭朗和石渐青一同到巴黎看过原画。

展厅内有些晦暗,他母亲站在画前,几缕白光浮在脸上,她眼睛不太眨动,静静地看画,看了很久,没做什么评论,又去看下一幅。

石渐青收藏几幅莫里索的画,内容多为母亲与孩子。她也钟意卡萨特的母婴系列,不过只看前期印象派画风的作品。这位女画家后来深受浮世绘影响,线条和色彩趋于版画,石渐青由此感慨这是天才的堕落。

彭朗尊重母亲的取向,若是在拍卖行看见符合她心意的母婴油画,会先买下来,等逢年过节或者石渐青的生日,再当做礼物送给她。

石渐青一幅一幅收下,标准化微笑刻在嘴角,每次都跟儿子客客气气道谢。彭朗也没什么特别想说的,就一遍一遍回复:“您喜欢就好。”

这些记忆莫名在眼前回放,彭朗的眼睛盯着画册,纸上的《摇篮》和实物在质感和色彩上有一定差异,不细看也发现不了。

他慢慢翻到下一页,阳台落地门逐渐斜入暮色。这地方的房子多为东西朝向,彭朗的房间向西开窗,落日郁郁然。

他的眼皮开始打架,整个人陷入大床不知道睡了多久,半夜醒来,睁了五六分钟眼睛,月影落在地板上,他身边缺少一缕清幽的香。

八月二十号,老院长下葬。他老人家生前经常抑扬顿挫地宣布,自己要死在最浓烈的夏天,正如他的出生一样。他说话的方式很像朗读诗歌,这是大多数乐观主义者的通病。

彭朗租了辆车,去十四区接上老院长夫人和苏涵水。他们抵达蒙帕纳斯公墓的时候,是九点半,距离开园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

他请了两个工人来撬棺材板。

法国人既认为九点半算早班,也如同深宫怨妇,热衷于抱怨度日。两个工人迟到十五分钟,一边打哈欠,一边嘀嘀咕咕说大清早埋什么人。这话自然不能当着雇主的面倾吐,而是在公墓宽敞的中路上相互倒了个干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