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1页(1 / 2)

加入书签

那个地方,和吴老汉所住的村落只隔着一片原野,可是短短的二三里路,他却觉得那里是他永远都到达不了的地方。

听说,朝廷派下的督陶官前几日已经到了,随行的还有押运瓷器的官兵约摸五六百人,暂住在窑厂旁边的客栈中。他们来的那天,吴老汉曾远远地看过一眼,那些全副武装的军人们似琼枝一树,栽于黑山白水间,浑身流散着琉璃般的光彩。

他们是来押运太后寿诞的瓷器的。

朝廷筹银十三万两,下拨章氏窑厂,作为寿诞用瓷烧造经费。同时,宫里还下发一批纸样,包括十四大类、一百种花色,提前两年,经费、纸样全部到位,并着手烧制。终于在今年,再过上个把月,就要完工了。

吴老汉记得,先帝大婚的瓷器也是由章家烧制的,一是婚礼筵席用瓷,二是皇后的嫁妆用瓷,数量多达一万余件。

可是现在,瓷器还在,人,却已经去了。这世间种种变故坎坷,是连皇家也不放过的呢。

------------

第三章 畜生

吴老汉看着被烟火熏得灰蒙蒙的天,以及那嵌在天与地中间的一轮昏黄落日,摇着头笑道,“老哥呀,你也是有福之人,说不定还能亲眼见识到宫里的贡品,如此,也不枉此生了。”

***

一月之后,押送瓷器的官兵离开了章氏窑厂,启程回京。上路那天,附近的村民们都聚集到村口,目送这只浩浩荡荡的队伍远行。几百驾马车上,堆满了大小各异的筒笼,里面装着用纸草包扎好的“大雅斋”。

大雅斋是太后自署的斋号,是她写字作画的地方。而作为瓷器的“大雅斋”,则得名于口沿上书“大雅斋”三字,属于堂名款瓷器,是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御用瓷。

当年先帝亲政后,为了拥有更多的自由,一直在寻找机会让太后退出权力中心。于是,以感恩皇太后为朝所作贡献为名,下旨重修圆明园,把圆明园辟为太后颐养天年之所,以示自己的孝心。

而老太后最喜欢的“大雅斋”是此次重修工程的重点。

同年正月十九日,圆明园正式开工重建。在圆明园开工重建的两个月后,内务府传办全天下官窑民窑烧造一系列的陈设及日用瓷器,并且下发了瓷器的画样。

如此过了两个月,各地都将自己治下官窑民窑所产瓷器上呈内务府,而内务府总管在一屋子琳琅满目的瓷器中转了一圈后,毫不犹豫地将目光投放到一只荷塘鹭鸶纹缸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