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1页(2 / 2)

加入书签

这只水缸敞口下折,深弧壁,假圈足,口沿一周饰墨彩回纹,内里施松石绿釉。外壁绘荷塘中荷花盛开,莲蓬饱满,三只鹭鸶两立一飞,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在一众瓷器中耀眼夺目。更重要的是,这位拍了一辈子马屁的内务府管事一眼便看出,它是完全依照太后的喜好烧制的。

因为,这口瓷器非常的女性化,与前几代皇帝所追求的莹素如银,皆兼青彩的精致唯美截然不同。

它地釉的色彩有粉地、藕荷地、明黄地、大红地、浅蓝地、翡翠地、豆青地等种,每一种都柔和得像缕春光。而且它并非完全按照画样烧制,太后生平酷爱花卉,可它上面的纹饰不是选取单一的花卉,而是由花和动物融合成更加充盈和饱满的主题。

最重要的是,它浓艳华丽得有点俗气,虽色泽绚丽,但看多了,难免会觉得饱了,撑了,目光在上面多流连一刻都是厌烦。

看似是一口瓷器,实则却像是一个花枝招展衣着繁琐的女人。

瓷器是人审美的表达,也是这个人本身。

所以,当老太后满眼放光地注视着这口荷塘鹭鸶纹缸时,内务府总管一点也不意外,他也知道,一个全新的审美的时代到来了,它由宫廷而起,将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浪潮,直至下一个时代的来临。

这股浪的开始于一个叫做章氏窑厂的地方,它将借助太后的手,把自己推向辉煌的巅峰。

吴老汉没有来看押送的队伍,此时,他完全沉浸在另外一件事情里,怎么都无法将它的前因后果捋清楚:刘铮连夜携妻带子走了,就在押送大军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一家几口带着行囊离开了村子,只留下几间空空如也的房子。

其实一月前吴老汉就觉得奇怪来着,刘铮送走了老父亲后,并没有着手拆房盖房,吴老汉问起此事,他就用天气不好来搪塞。可是如此过了大半个月,阴雨早已经停了,刘家却还没有要盖新房的迹象,倒是刘铮的小儿子无意间说漏了嘴,说什么他们一家要到镇江府去,从此,再也不回来了。

吴老汉听到此话,赶紧找刘铮询问,还问他是不是准备马上去接刘老头儿回来一起走。可刘铮却冲他满不在乎地笑笑,“叔,小孩子家家说的话你也能信呢?我爹在这儿,我们一家能到哪里去?”

吴老汉自是信了,以为那不过是小孩儿说的玩笑话,倒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是现在,看到人去房空的场景,吴老汉忽然觉得刘铮的那个笑特别渗人。他是在蒙自己啊,他还没有收拾妥当,怕自己去普济堂找刘老头儿,把实情全部说出来。更怕刘老头儿回来闹他,让他在乡里乡亲间失了颜面,指责他是个不孝子。

他刘铮能做得出来,却无法承受那一只只戳着他脊梁骨的手指。

“畜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