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5(2 / 2)

加入书签

  豫亲王皱眉挥笔。

  本王说丝竹之声、青花瓷碟、最精华部分不好了吗?

  本王要说的是系统的饮食之道。春秋时期做食物的器物简陋,没有炭火,调味缺乏,很多人吃得胃不好才有孔圣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说。

  到了现在,哪家的粮食舂得不比春秋霸主家的还精细?哪家的肉不是炖的烂烂的骨肉脱离?还要怎么切得细?我们为了吃得更美味去研究去奋斗,是好事儿。可不要本末倒置让“吃”左右了自己的脑袋,左右了自己的感情,好好的人被“口腹之欲”控制……。

  最后豫亲王在《大清快乐报》上大喊一嗓子,宋朝人吃团茶,喜斗茶,把北苑几百年的老茶树都吃死了,没有芽发了。你们还要怎么吃茶?烧个饭也要用芽茶、雀舌?

  沉默。

  哎吆,早知道是王爷您牵头,我们早就不吱声了。

  豫亲王……理不辩不明,话不说不透,都吱一声。

  吱。

  …………

  大清国人谁不知道豫亲王为人混不吝,吃喝方面也是混不吝。豫亲王这些老王爷和皇上一样从来不在乎什么是平头百姓的吃食吃不得,更不讲究什么十大冷盘十大热盘十大荤十大素。

  日常八大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花生米炸炸是一个菜、腌菜不过油也是一个菜,和你投缘坐在天桥上用着粗碗喝白开水也和你交朋友,看你不投缘你请他老人家京城上八珍他也直接拒绝。

  国人琢磨琢磨,豫亲王望文生义硬解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赖,可豫亲王说得很有道理。

  美食大赛和饮食之道是两个概念,不应该混淆。

  江南美食家、大赛评委李渔带头表态,“我们追求美食的极致,厨艺的极致,这是比赛精神。尚节俭、近自然,是为饮食之道的正确发展方向……鄙肉食,某指的是江南贵族富家人应少吃肉食,多吃蔬菜水物。

  这句话造成很多误会,某致歉,收回。人肚子里没有油水的时候,自然要吃肉,吃大肉,吃肥肉,吃香喷喷的油渣子……”

  董小宛、金圣叹、黄宗羲等人纷纷应和--大清国蒸蒸日上,前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