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 / 2)

加入书签

他说:“有幸得娘子赠花,某虽识字不多,但也懂得礼尚往来。魏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便是这把。娘子出门行走时,当有件硬物防身。只是匕首是戾器,用时需当心。”

临走前谢瑶问时,他回答:“某姓徐,名行俨。”

谢瑶精神不济,支着下巴坐在妆台前,半眯着眼补觉。

卢氏抚着谢瑶散在肩后乌黑鉴人的秀发,看着铜镜里的她笑着说:“二娘如今的美貌已经在神都中数一数二了,过两年若长开些,恐怕再无人能比了。”

谢瑶打了个哈欠,往镜中瞥了一眼,说:“奶娘您这违心的话说了好多年,不说多的,单说裴舍人,论容貌我不及她,论才华更是难与其比肩,那什么‘洛阳第一才女’的头衔,估计也早让人在背后笑掉大牙了。”

她一向有自知之明,母亲貌美,但大部分都被兄长谢琼继承了去,到她这里,顶多落个中上之姿。至于那什么才女,呵,不提也罢。

“那名声可不是咱自己硬安的,那可是圣人亲口所述……”被毫不留情地戳破,卢氏脸上有些挂不住,很是不忿地狡辩。

说到这里,卢氏想到了什么,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正色道,“昨日之事,娘子歇下得早,有所不知,阿郎夜里回府之后发了怒,将跟着娘子出府的几个婢子仆人打骂了一顿,罚了半个月月钱,连带着夫人也得了教训。”

“阿郎还说,今日娘子跟着夫人从永安寺礼佛回来后,不准出府走动,待及笄之后便直接着冰人议亲,也不必再等柳家郎君中进士这个彩头……“

卢氏说着,抬眼看了看谢瑶的神色。

谢瑶这下算是清醒了,心中嗤笑了好几声,脸色却没让卢氏看出来什么变化。

她这个奶娘心肠是好,可肠子有点太直,藏不住事儿,她可不想将自己的心事摊开了摆在父兄和阿娘面前。

于是只是用葱白手指在琳琅满目的妆箧盒中挑挑拣拣,最后挑出一枝缠枝牡丹红玛瑙双股钗和一根掐丝红宝石玉簪递给卢氏:“奶娘觉得这两支和我今日这件红石榴褙子搭吗?”

好不容易说出个自觉有分量的事儿来,娘子却仍旧漫不经心,卢氏心中有点着急,但她知道娘子向来有自己的主意,只好接过两支首饰,干笑两声说:“这两支配着艳而不俗,和这一身红衣极搭,耳坠就用前些日子秦家郎君送的那对红玛瑙吧?”

谢瑶眯着眼笑:“表兄的眼光向来不错。”

卢氏急忙附和。

谢瑶坐直了身子任凭卢氏打理,心中却想着方才卢氏所言,她自然知道父亲为何会相中柳昀之。

谢京华是两朝大儒,身居礼部尚书要职,朝中法度礼数没人比他更清楚,但恐怕他也是最不愿遵循的那个,只因如今朝堂正中那把椅子不是从前九龙戏珠的龙椅,却变成了九凤衔珠的凤椅。

尧舜以来数千年之内出了第一位女帝,这在他看来是滑天下之大稽。女人如何能当皇帝?谢老身为儒家大成之辈,自然是甘冒天下之大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