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2 / 2)

加入书签

别的都不说,就说尚有水旱天灾,和蝗虫过境,即便没有大灾,也许只是一时疏忽,在需要灌溉的时候引水不足,就能毁了一年的收成。他年年往东都就食,堂堂天子尚且如此,哪里能不知道稼穑的艰辛?

他又哪里敢小看吃饱穿暖这件事?

如果说李隆基在第一次看见那本《见闻录》的时候,他只是相信了李馥能够梦中神游,对那个世界的印象,不过还停留在那些怪异而诡秘的生灵上;而等到轨道的便利变成实物出现在他眼前,

他便已经有些觉悟,也许,那里的普通人并非依靠道术获得了便捷的生活,那些原本被自己忽视的种种细节,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他将那本《见闻录》秘不示人,自己偶尔翻翻,便觉得已经足够重视。

不过直到现在,他才终于发觉,七娘写下的,仅仅只是她见过的神奇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

李隆基想起她做过的事。

有轨马车背后毫无疑问有她的启发,他在接到韦凑的奏疏的时候就猜到了这一点,虽然韦凑没提,不过他也能猜到七娘在这里耍的把戏;蝴蝶装和玉真的文集都有她的事,后来玉真和自己说书馆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多想,但现在听了七娘提到图书馆,哪里还能猜不到这里头的关联?

再加上方才听她说起的报纸,和她前段时间在翰林院和老五弄的那个飞书,岂不是一模一样?说起来,自己有时也会找来几份飞书看看,其他部分倒也罢了,只是其中对长安城近期事物的简报,让自己仿佛从中看到了另一个有别于奏疏中见到的长安,一个更生动、更有烟火气的、有黎民百姓每日生活在其中的长安。

原来,她已经在用梦中见到的东西改变这里了。

李隆基的眼神又是一变。

“阿耶觉得七娘说的,可是匪夷所思?但这都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他们也不是拥有神奇力量的剑侠,他们也是和我们唐人一样的人。”

“他们的过去也许还不如我们,不过七娘向阿耶保证,水泥会有的,热气球会有的,电话有点困难但是□□会有的;挖矿炼铁的方法能改进的,铠甲、刀剑,农具也能用铁器的日子迟早会有的;造这些东西需要更精准的测量和工具,以及更复杂的运算……这些都会一一解决的!”李馥停下来歇了口气,目光炯炯地盯着她爹,“阿耶愿意相信七娘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