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2 / 2)

加入书签

杨俊毅用餐巾擦了擦手,又问:“那你说说,吉拉多的生蚝为什么好呢?”

杨弋:“吃吉拉多生蚝,就好比品红酒,口感丰富,有前中后的韵味。而且欧洲现在的天气比较冷,冷水中的牡蛎肉质更肥厚。”

餐桌上的一问一答还在继续,并不是闲话家常,而是有一股说不明的古怪低气压。

这时,杨夫人起身去准备第二道菜,théo示意付菡和他一起去帮他妈妈端菜,两人一走出杨俊毅的视线,他就拉住她的手,轻轻地握了一下。

jérome边等、边听、还边吃。他拿了放在面前小篮子里的一片已经切好的圣诞果子面包,又吃了一块奶酪。

当付菡他们把海鲜浓汤摆上桌时,正好听杨俊毅问道:“哦,那你知道为什么吉拉多的牡蛎能养得这么受欢迎吗?”

杨弋来者不拒地有问必答:“吉拉多是家族产业,他家的牡蛎一生要搬家四五次。它们被放到不同的海域,吃不同的微生物,所以能产生多层次的味道。放到什么海域?不同的海域需要待多长时间?这就是他们的独特秘诀。因为吉拉多的精心培育,所以吉拉多牡蛎味道层次丰富,口感脆爽。”

杨俊毅冷笑一声:“看来,我哥哥发展得不错,把你养成了贵公子。”

杨弋不紧不慢地回:“贵公子不敢当,我不过多看过些东西,也懂得点基本礼仪,现在在欧洲,方方面面还得和叔叔学习。再说,叔叔你也发展得好,théo和jérome举止投足也礼仪有度。家和万事兴,我爸爸一直想来欧洲看叔叔。”

杨俊毅针锋相对:“他来不来欧洲,与我无关,没人拦着他。不过,来看我就免了吧。他要是眼里有我这个弟弟,当年也不至于如此。”

付菡看了一眼杨弋。原来,今天让杨俊毅黑脸的人,不只她一个。她觉得,自己和杨弋是同病相怜的一国人。但杨弋并不在意,听了杨俊毅这些不客气的话,脸上依旧云淡风轻,并没有半点要和付菡同病相怜的意思。

杨俊毅:“牡蛎是如此,人也是如此,出身很重要。”

théo突然插了话:“妈妈做的扇贝海鲜汤很好喝,你们尝尝。”

生蚝作为开胃菜,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付菡觉得自己的胃口确实开了,浓汤看上去好好喝。每一碗汤里,都有三颗七八公分大的扇贝,鲜浓的海鲜汤又浓郁的白葡萄酒香味,和淡淡的奶油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