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6(2 / 2)

加入书签

  张丛的房子和地,说值钱,也不值多少,想要争,却势必要搞得一身骚。那董氏就是生不出来孩子,有那么一个又泼又悍死不要脸的娘家,也断断不是好相与的,从他们手上要房子要地,哪是能轻易到手的?

  她们娘儿四人若是穷困潦倒活不下去了,那怎么也要争一争的,可如今他们活得比张丛滋润多了,何必非得从粪坑里捡铜板?就那两个子儿,抵不上沾一手恶心东西!

  若是有心力和人勾心斗角,她还不如再弄几个好方子出来!卖方子才真是天上掉金蛋的事儿!

  她,卖方子,发财了!

  喜娘自己都没有想到,那六个熟食方子,在省城众多熟食行的抬价大战中,一路飚高,最终竟拍出了三千一百四十两银子!

  三千一百两银子啊,光是朝廷要的商税。便要课走一套好房子了。可即便如此,剩下的钱也几乎刺瞎了她的眼。

  喜娘不是没有赚到过这么多钱,先前鼎福记的流水,算下来也不低。可一把到手这么多钱,还是破天荒的第一回。

  她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酬谢丰香亭的大掌柜和帮了忙的伙计们,又送了二百两银子回去给弟弟弟媳和鼎福记众人。之后,她还剩二千四百多两银子,眼瞧着那银票,喜娘犯了难。

  这些钱,放在银号里,她总有些不乐意——本地银号不比银行,银号的存款利息如幻觉一般几乎不存在,贷款利息却似是驴打滚越翻越高,到了年节时人人等着用钱的时候,银号的利息只比印子钱低一分,真有人还不上借款了,银号的东家也不惮寻人砸上门去……

  虽然这借债是你情我愿,还钱是天经地义,然而那么高的利息,足以叫借债的家破人亡!喜娘一想到银号的手段,便确信一点:拿她的钱白给了这些人赚钱,她不乐意。

  可银钱也不能取出来铸成元宝放在家里啊。她们娘儿四个,算上下头的小厮丫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万一招了盗贼惦记,那可是得不偿失……至于投资呢,一时半会儿,喜娘也瞧不出哪个大有潜力的商铺正好和她互相需要,要她自己干,那可就和她“安享退休阔太生活”的急切希望正好背道而驰……

  于是,她也做了和张丛一样的选择——买地。

  地多好啊。生意可以干赔掉,但地只要租出去了,每年拿些租子,总是稳赚不赔的。再者买地乃是再正经不过的事儿,人们可以说买铺子是财迷心窍,但绝不会有人说买地有什么不正当。更况,“家中务农”听起来可比“家中经商”讲究多了。

  而此刻,正是天灾之后地价贱的时候。

  喜娘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百五十亩地,那块土地的原主前些日子遭了叛匪,家中男女老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