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6(1 / 2)

加入书签

却似是捞到了救命稻草,精神也为之一振:“对,是这个道理!说不准他们是打不下合州城,就想断了咱们消息来往,好拖延卫所发救兵的时日呢……你说,咱们那几个卫所要是派兵了,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打垮他们?”

  喜娘道:“若是连这些要饿死的百姓都打不过,这样的军士要来何用呐。不过,我却觉得,若是能发些粮食给他们,加以安抚,说不准他们也就各自回家了。毕竟,造反是掉脑袋的事儿!只要能活着,谁想造反呀。”

  “就是活不下去,也不能……”朱氏刚拍着桌子说了半句,又丧气地将后头一段儿咽了下去,叹一口气,道:“算了,真要是活不下去,谁不得造反啊。反正……都是死,叫刀砍了脑袋,总比饿死来的舒服。唉,好端端的,怎么闹这样的天灾呀。真的,只要下那么一两场大雨,就……”

  她说不下去了,喜娘也无话可说。为什么闹天灾?这时代的人,对这件事只有一个解释——上头那位没干人事儿,老天爷不高兴了……

  喜娘虽然不知道上头那位到底是个明君还是个昏君,然而她作为一个市井小民,没被税赋逼死,也没听说有什么权臣勒索百姓,那这位大概还不算是个王八蛋——但就算如此,天要旱,谁也没办法不是?皇帝本人也最多下上一道罪己诏呀,可他要是拿个罪己诏出来就能缓解灾情,让田地里长出秧苗来,那可就太玄幻了。

  天灾已经发生了,目测也没有办法挽回了。如今只看朝廷打算怎么办——是剿?是抚?喜娘和朱氏私下里说着,都盼着巡抚这边能匀出些粮食,去招安了那些饿肚子的百姓。于喜娘看来,那都是吃不上饭无路可走的可怜人,于朱氏看来,却是因为,若能把一场要动刀兵的灾难消弭于无形,所有曾在这件大事上站对了地方的官员,都能再升上一升。

  她倒也不指望丈夫能有一天去京城里当官了,只要他能升到个正六品,或者天可怜见得个从五品,然后告老还乡,陪她安心当富家翁婆,朱氏也就知足了。

  她们二人既然是一个想法,说起这事儿来便彼此打气,觉得朝廷安抚流民才是正道。可她们谁能想到,先前合州府已然在巡抚面前上了表,说静宁县反贼作乱,请卫所发兵征讨——卫所动兵,那是轻易就能撤回去的事儿吗?

  要知道,如今的卫所军户,过得也不大快活。有品级有俸禄的也便罢了,那寻常士兵,平日里还要自己耕种养家的,难道天灾就能放过他们的地面?既然他们自家的妻子儿女都没吃的,做人丈夫父亲的,岂不更要从这军人的本事上弄点儿吃食回去!

  顶好的出路,就是立功升官。

  朝廷是砍人脑袋算功绩的,杀这帮农民出身的“叛军”,可比去北边和南边跟鞑子蛮子对阵容易多了,而人脑袋总是一个顶一个的,点数的官爷们可不看这是谁的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