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3(2 / 2)

加入书签

  书中也许有千钟粟,也许有颜如玉,也许有黄金屋,那和她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每一本她提过想读的书里,都会有温瑾帮她做的注解。

  男人治学用的书,是比女学堂里学过的艰深得多的,若不是温瑾耐心,将一应典故道理给她注明,她再努力,学起来也不会这样轻松。

  温瑾的字修丽灵动,用词和语气也有趣。有时候她看着书就会发起呆,瞧着那些字,便会想到定亲的时候,他送了一大堆东西,还怕她什么都不喜欢,最后又附上金叶子,嘱咐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旧事。

  这个人真不是死板板的君子啊,可是,这么一个读书的人,竟更有意思呢。

  粮仓起火

  人一忙起来,时日便过得快。喜娘母女仿佛只是痛快赚了几天的钱,便到了夏收的时节。若是在往年,此刻正是村中人人在地里挣命,忙着收割的日子,今年却是不同——再没有什么人在地里劳作了,便是有人乐意去地里操劳,也没有可以收割的粮食了……

  至此,灾年已然是再逃不过的结局。合省上下,除了东边两个州府,因冬春时有些积雪,勉强有点儿收成,不至于饿死人外,旁的州府颗粒无收,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百姓们先前穷困,到底还留了一丝希望,于是便是作奸犯科,也只不过是弄些偷盗抢劫的事儿。可如今,眼瞧着大家今年冬天说不定都得饿死,他们便挺有铤而走险的冲动了。

  各州府的驿马,疯了似的往省城来,百姓们走在街上,不时便听到后头扯着嗓子的“驿马报信,众人躲避”——紧跟着,便能瞧到高大的驿马飞奔而去,上头的信使一个个灰头土脸。

  他们带来的,当然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按说这各州府求粮的消息,多半是保密的,否则省城百姓听说下头都没粮食了,自己不也是要慌要变乱的吗?可是灾荒的事儿哪里捂得住,便是巡抚衙门里的衙役属吏,少不得也往家里递几个消息。

  消息出了衙门的门儿,又有谁还捂得住!

  松州府出了人吃人的事儿,知府请巡抚拨粮;木州府出了啸聚山林的流匪,知府请巡抚通联左近的卫所前去弹压……合州府,合州府静宁县的知县发了疯,竟敢在这个时候催收夏赋,于是静宁县的百姓造反,已然把知县给宰了!

  喜娘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带着两个丫鬟在市集上挑今儿晚上要腌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