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2 / 2)

加入书签

  1、写出各种常规记录,理清头绪。

  2、不急需一时去解决历史问题,按节律做事。

  3、克制睡前暴饮暴食的冲动。

  4、把第三单元分出几个合适的块面,利用接下来的几天公交车时间集中背诵,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结果:

  结果一栏还是空白,应该是还没来得及写上。

  这个日记积极向上仿佛样板戏,于妈无法从中找到爆点。但她还是不死心,继续翻开其他小本子,然后接连看到了账本、每日计划表、时间记录、周总结、月总结,就是没有一本上有少女的心事。

  不可能,孩子突然变化那么大,一定有情况,只是他们做父母的还不够仔细,没能找出来。

  但他俩今天受惊太多,实在是心累了,也没有精神头再连夜审问,只等着明天女儿上了学,再把整个卧室仔细排查一遍,还有,出门前一定要先查一下书包,搜身,不能让她提前把东西夹带出去。

  来了半个月,对新父母的毛病,于晴基本已经有数了。

  接下来她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反抗他们,和他们打擂台。这么做后果变恶劣的可能性很大,未成年的孩子想和亲生父母斗是很困难的,光是社会舆论那一关就很难过,无论你是多么的事出有因,别人一句“到底是他们生你养你”,你这耻辱柱就下不来,况且还有各种行走学校戒网瘾学校这类“合法”使用私刑的场所呢,社会多的是办法帮助父母把孩子变“乖”,对她来说却是得不偿失的。第二个选择,苦学相关心理知识,想办法缓解甚至治愈他们的问题。这个选择有好处,也有很大的麻烦之处。首先,父母此时年轻力壮、掌握生杀大权,而于晴只是个弱小的、靠他们生活的孩子,这种天然身份上的等级压制会使父母很难对她产生信服的感觉,哪怕于晴有十分本事,能在他们身上起的效果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两分;第二,于晴活动受限,现在可不是人手一只智能手机,想查啥资料就能查啥资料的信息时代,她也还是个孩子,别说电脑了,家里的电视机都严禁她靠近的。下课后立刻回家、除课外辅导班以外禁止在外逗留,夫妇俩要么车接车送,有时候不方便接送了,恨不得掐着秒表计算她几点到家才正常。国内心理的发展又才刚刚开始,市面上少有专业书籍流传——更别提于晴家所在的小县城了,还不知道有没有正经书店呢。说自己想学课外知识,让父母去买也是不可能的,这对夫妇也是“教科书以外的书籍都是异端”党。

  第三个选择不太积极向上,但以于晴的恶趣味,对这个选择异常的跃跃欲试,那就是完全的顺从于他们,做一个“乖孩子”。直到成年的那一天就失踪,让他们体验一下什么叫自食苦果。

  最终于晴当然没那么做,那太变态了,她其实根本做不到。真正的小孩子对于生活的适应能力其实比成年人强得多,特别是在初生的家庭中,他们认为降临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会说“这么恶劣的事居然发生在我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