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 / 2)

加入书签

后来不知怎么的,生了四皇子,成了怡嫔。

后来病起来,人就像雨后的海棠一样瘦下去,我却拦不住。有时候握住她原本珠圆玉润的手,枯瘦的像一个老人,我扶她起来喝药时,她比鹅毛被子都轻。让我难过极了。

那时她整夜的咳的厉害,咳到没什么力气撑着便昏昏的睡过去。我在偏殿听见,提心吊胆的,听她咳时自己身上的骨头仿佛都被震得疼,巴不得替她受罪。听她安安静静没有声儿了,又害怕,总要等半刻钟才敢闭眼睡下。

她去那天,越过帘子我瞧见她,很小,很安静,明明都还是去年那个小姑娘。

赵太医,你告诉我,她为什么就没了呢?

都说这皇宫养人,可是为什么就养不住这样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这皇宫没做错什么,却让我觉得害怕。

我不是病了,我只是想逃开。

逃开怡嫔的死,逃开这皇宫。

在我病的一个月里,谨妃娘娘来看过我几次,她知道我是心病,却并不劝我什么,只是仔仔细细的安排我的用药饮食。谨妃说自己忙着照顾母家妹妹淳嫔的身子,不能常常过来,让我自己好好养着。我很感激谨妃,她会是个很好的姐姐和母亲。

除了皇后,永和宫那位慧妃也派身边嬷嬷来探望过,劝我宽心养好身体,约摸是因为四皇子的交情。

虽然她与嘉贵人曾有不善,但这次大约是真心实意的,她实在没必要与我一个不受宠常在示好。

入宫前有人道这地方人心深似海,我却觉得,天下人心皆是一样的,这里不会没有恶意,却也并不乏真心。

第10章 公主

看我一直精神不济,觅儿也是急的,日日哄着我出门散心。缠缠绵绵拖了一个月在病榻上,怡嫔已经过了四七,我也实在没有什么法子再不去接受现实。

九月十五,我去拜见皇后。才知道淳嫔于十二日产下一女。是皇上的第三位公主。

淳嫔是谨妃的母家表妹,便是谨妃前阵子在照顾着的那位。

回了宫里,我去谨妃娘娘处,看见一个约摸十一二岁的粉衫小姑娘在谨妃娘娘怀里望着我。

从谨妃言语间我得知这是淳嫔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