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 / 2)

加入书签

饭桌上,夏玲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你们知道吗,你们爸爸今天可闹了不少笑话,他问销售员车能不能淋雨啊,能装载多重的东西啊,怎么给车充电啊,没有驾照能不能开啊,这些问题也就算了,他居然还问这车如果撞树上或者墙上,车会不会有事。”

说着,她哈哈大笑起来,“当时那营业员就拿看傻子似的表情看着你们爸爸。”

陈建党一脸无辜,“这些是得问清楚嘛。”

“还有,还有,营业员教我们开这三轮车的时候,你们爸爸不敢开,车子一点、一点的往前挪,人家营业员一直嚷嚷着‘快点快点’,他就是不敢。”夏玲继续哈哈大笑。

“这不是第一次没经验,怕一不小心撞着什么东西嘛。”陈建党辩解道。

“你们爸爸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学会,我上去十分钟就学会了,怎么样?妈妈厉害吧!”夏玲一脸自豪的说。

陈沫和陈辰并不插嘴,只是专心的吃着饭,当两个安静聆听的小灯泡。

今天的晚饭,尤其的香呢!

随后的大半个月,陈建党和夏玲每天早上拉着一车的货物出去,买完了才回来,或早或晚。他们一个市场一般只去3天,3天过后便会换一个市场卖。

他们卖的实惠,销量不错。眼看着快开学了,货物却只剩三分之一了,于是联络广州的几个合作厂商,追加了一批订单,顺便说了几件货物有瑕疵的问题。

厂家爽快的答应了退换,说是随着这批货一同发过来,瑕疵品交给司机退回去就行。

很快,学校要开学了,夫妻俩却发愁了。

小吃摊很赚钱,但很累,卖服装轻松很多,赚得也更多。但如果就这么直接舍弃小吃摊又不舍得,这可都是钱啊。

思考许久,他们只能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请员工。

夫妻俩再次拜托张奶奶牵线搭桥,很快来了几个应聘者,其中还包括隔壁邻居王奶奶。

张奶奶把夏玲拉到房间角落里,低声说,“我知道你们想要年轻点的,但我还是希望你们能收下她,哪怕少给点钱也行。”

夏玲为难的皱了皱眉,说,“张姨,这不是钱的事儿,我们这里体力活居多,王姨不太适合。”

张奶奶声音更低了,“我这老姐妹命苦啊,她丈夫身体不好,干不了赚钱的营生,每月还要吃药,唯一的儿子又不孝,对他们不管不顾就算了,还常常来找他们要钱。”

顿了顿,她继续说,“她每天下午去菜市场卖菜,顶多赚点生活费,眼看着老头子的药要断了,实在没办法了,便想着再做点什么赚钱,但年纪大了,没人愿意录用她。你们行行好,帮她一把吧,她才五十出头,手脚利索着呢!”

“那……那好吧。”夏玲沉默几秒,终究不好意思拒绝,应了下来。

张奶奶顿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