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1 / 2)

加入书签

笑了,连连道谢。

最终,他们选择了王奶奶,以及另外一个40来岁的大婶。

两人的工作时间是中午11点到1点半,下午5点到晚上10点,每天只工作7个半小时,工资是10块/天,只需工作学校开学的几个月,假期期间不上班、也不发工钱,但前提是他们至少要干满2年才能离开。

工资不错,工作时间也不长,王奶奶和大婶欣然同意了。

但得知要签2年的劳务合同,违约要陪一大笔钱的时候,大婶又觉得两年太长了,她嘀咕着,“前几年一个月工资还只有几十块钱呢,现在都过百了,谁知道明年会不会涨价啊。”

陈建党淡笑一声,承诺道,“明年市面上的平均工资涨多少,我们就在现在的基础上加多少,但如果你们没干满两年就想离开,必须赔1万的违约金。能接受吗?”

大婶想着:工资不错、时间又短,明年还有涨工资的可能,这么好的工作想干一辈子都来不及,怎么会辞职?

于是,她毫不犹豫的点头,“能啊!”

王奶奶跟着点了下头、表示同意。对她来说,能找到赚钱的工作就已经很庆幸了。

……

第二批货到了,学校开学了,陈建党和夏玲忙碌起来,陈辰也被送去上幼儿园了。只有陈沫还维持着每天练字、画画、去‘风声’看书的悠闲生活。

有了2个新员工,夫妻俩的日子并没有轻松多少。他们早上加工小吃,中午去摆摊,下午回来继续加工,晚上继续摆摊,一如既往的忙碌。

不同的是,现在他们有了两个小摊,陈建党和王奶奶负责服装地摊,夏玲和大婶负责小吃摊。

俗话说,赚第一桶金难,钱生钱却很容易。

陈建党地摊上的服装和鞋子价格便宜、款式新颖,很受学生的欢迎,销量比之前在市场上卖的多得多。

服装、鞋子几乎都是以进价的翻倍多一点的价格卖出的,所以利润是成倍的翻滚。

于是,陈建党向广州的厂商追加订单的周期越来越短,批量也越来越大,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环。

第十八章去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