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1 / 2)

加入书签

特点的中原腹地,土地贫瘠,人口众多,人均地少又不靠山临海,这里的人都过的苦哈哈,可有一样特别有名,就是有一个赤脚大夫,施的一手好针。

  这大夫姓王,人普普通通,但技术一流,就算是红卫兵到处破四旧时,也没来找过他的麻烦,毕竟大夫你还是要留的。人吃五谷杂粮,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尤其是这些红袖章到处斗,不知道哪天就挂彩了,更是需要大夫医治,所以大家都选择性眼盲,每次路过这王大夫家便统一绕着走,心照不宣。

  孔鸿志也是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又一想自己当女儿养的侄女不就正好在红县,这便和孔宇来了红县。

  孔卉和濮司友、濮阳三个人很快便赶到王大夫家,这一来就看见了好多年没见的叔叔和弟弟,孔卉眼圈通红,眼泪忍不住的簌簌流下。

  孔宇也好久没见姐姐,看着孔卉哭了,眼睛也红了。可少年虽然刚刚二十,却也是经历过磨难的,眼睛红着,硬是挤出了个笑容,叫了一声:“姐。”

  孔卉点点头,便蹲到孔鸿志身前,孔鸿志已经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样子,一会儿也站不住,此刻正坐在小凳子上,排着队,等王大夫看病。

  “叔。”孔卉未开口已经哽咽,眼睛看着孔鸿志,心里疼的厉害。

  “好孩子,好多年没见了。”孔鸿志饱经沧桑,倒是笑了,然后冲着濮阳招招手,“来,我看看,这就是你家的大闺女?”

  濮阳特别懂事,早就走近了,叫了声姥爷。

  孔鸿志高兴的摸了摸濮阳的头,一只手颤巍巍的从上衣兜里掏出一个手帕,手帕洗的已经掉了色,却十分干净。孔鸿志慢慢打开手帕,里面包着一根玉米两颗奶糖。

  孔鸿志捧着那个手帕,递到濮阳面前,手一直抖着,对濮阳说:“吃吧,孩子。”

  濮阳抬眼看看她爸又看看她妈,孔卉红着眼睛,“好孩子,你姥爷给你的,快拿着吧。”

  “嗯。”濮阳伸手接了过去。

  那玉米已经不新鲜了,也不知道放了多久,干巴巴的,但却是孔鸿志自己舍不得吃,知道来见孩子,放了好几天从山旮旯拿来的。濮阳是个懂事的孩子,拿起玉米先啃了一口,然后剥开一颗奶糖的糖纸,把糖喂给了孔鸿志,“姥爷,你吃一颗,我俩一人一颗。”

  孔鸿志含着濮阳递给他的糖,笑了。

  前面的人也治完了,王大夫在里面喊:“下一个。”

  濮司友连忙走上前,架起孔鸿志的胳膊,和孔宇一起,扶着孔鸿志进了诊室。

  说是诊室,其实就是家里院子里搭起的一个小配房,房间小的厉害,就一张窄床,两把椅子,一张桌子上放着一些中药,房间里站不了几个人,来看病的都是在院子里排着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