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2 / 2)

加入书签

  曲荣发的出身其实并不算好,家里务农,好容易供他读书出息了些,这曲家才算出头。

  曲荣发十八岁的时候还未科举高中,家中父母又去了,兄弟分家,他并非长子,到他这里就没分多少。加之他读书费钱,原本的日子就更穷苦了些。后来宗亲里有个体面点的人家因为无子,想求过继,就看中了曲荣发家的小儿子,也便是曲长乐。

  当时曲荣发一共有四名儿子,这过继小儿子,不仅会省下一口人的花费,还能换来几十两银子,可用作日后科考之资,曲荣发便就答应了下来。

  后来的情况就如大家所知,曲荣发二十三高中探花,后有庞太师帮助,日渐高升,平步青云。只是却不知他为官犯了什么煞,三个嫡子陆续都死了,一个生痘,一个意外,还有一个睡个觉就再没醒过来。曲荣发之妻年岁也大了,再要孩子不仅难还很冒险。曲荣发因此就想办法把过继在外的曲长乐讨回。

  “但他们的父子关系一直不是很好,曲长乐被要回来的时候已经十三,早已经懂事。该是觉得父亲早年把他送人便算弃了他,对曲尚书很抵触。后来曲尚书气急之下还当众打过他,曲长乐似乎因此更不喜他父亲了,整日便和朋友们混在一起,不愿回家,所以他们父子的情分很薄。”晏殊道。

  “原来如此,这倒说得通了。”包拯多谢晏殊提醒,当即命人调查曲长乐的情况。

  晏殊把该说完的都说完了,就告辞离开。不过走之前,他不忘私下里叫上赵寒烟,问她有没有做什么好吃的可让他拿。

  “晏大人识货,倒也不客气啊!”刚刚说案子大家都很紧张,公孙策就忍不住笑叹一声,大家都后也都跟着笑了,气氛缓和不少。

  “客气什么,不然岂不亏了我这张嘴。上次你送的面线虾倒好吃,真比普通的炸虾吃起来不同,我后来让我府里的厨子也学样跟着做了,虽然在味道上欠缺了点,可也不错。”晏殊坦率道。

  “最近查案,大家忙得都没工夫吃口热乎饭,我做的都是些能凉吃携带的,就是垫肚子的东西罢了,并没多好吃。”赵寒烟说罢,见晏殊说自己谦虚,对晏殊道,“不过有一样,大人可能没吃过,厨房里还剩些,随我去尝尝看?”

  晏殊应承,很不客气地跟着赵寒烟去了厨房。

  赵寒烟让春来把梁上悬挂那竹筐取下来。竹筐里放了很多用四四方方纸包的东西,绳子交叉包扎。

  赵寒烟解开一个绳子,把纸包打开,露出外皮焦红的鹅肉块,但肉质看起来已经发干。赵寒烟递筷子给晏殊,让他尝尝看。

  “主料用酱油配着几样简单地去腥辅料腌制的大鹅肉块,然后烘干,可以放很久。”赵寒烟解释道。

  晏殊搓下巴略自我怀疑道:“我可不怎么爱吃鹅肉,小时候第一次吃,只尝了一口觉得腥,而且满满都是汤的炖肉,我嚼起来却还是觉肉丝粗,有种干柴的感觉,跟嚼木头似得。总归比起鸡肉,鹅肉的味道对我来说绝不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