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1 / 2)

加入书签

历史上留下功名的英雄豪杰的身世之谜是无法解释的,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历史背景无不折射出历史赋予的使命。

  不过这些英雄豪杰都也通过了自身的努力,读圣人之书而获得的灵性之气,相比较如果说在一个读书无用的时代,或者说选错了读书的方向,没有一点用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秀才遇到兵有礼说不清,也就没施展才能的余地了。

  有些年代崇尚学风,营造了那样的环境与氛围,愿意读书的人会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去潜心地学习某些领域的知识。

  然而耍嘴皮子的人,天生就有敏捷敏感的思维,能够举一反三,能够把活人说成死人,把死人说成活人的本领。时代的发展也许需要这样的人来达到人尽其才,各种领域里的事都需要创造性的人,而不是守旧的思想,这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各个时代都会出现人才,文武双全的人层出不穷。这些人物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这些英雄人物有着同等的经历就是喜欢读书,这些人的读书方式方法总是有些不同之处,读书为己所用的实用学。

  而我不是。我读闲书用来消遣,完全是自我兴趣爱好。阅读是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来完善自己人生价值的,从借鉴和阅读中吸取经验教训的。

  回到家总是要把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的习惯,铺开稿纸会思绪万千,有时候也被某些事蛊惑的心潮澎湃,一时激动的豪情满怀。纸上却流露出自我的心情,无法产生逻辑思维的书写。

  这是一个坏毛病,书写没有经过特殊训练,当我开始练习写的时候,总是有忘乎所以的习惯,这种习惯近似于急迫的感觉忘记了章法的书写格式。只写心情与心境,不知道如何按格式去写,如何布局,统筹兼顾的写。

  前一阵子曾写过往事的回忆,没有按照顺序写,只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不符合现代读书人的思维,人们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为了提高自己的认识理解人与社会的能力,从这一点上看我真的还需要实践,光有理论上的知识还不能构成人生的最高的境界。

  陶冶情操,会使人改变旧的人性的恶与懒惰。书是思想的精髓,涉猎者可以让心灵得到升华,一个人的作为与思想会在写作中暴露无遗,也是写作者的本意,这点无可厚非,每一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心灵与思想的境界的。而我的写,只是日记式的写心态与心情,为写的圆满我经过长期的书写训练。

  我受到了主观能动性兴趣的驱使,才一直坚持下来,投入情感与时间的精力,而让我不得其门而入变得孤独了,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不适应了一阵,熟悉了一个阶段,也就慢慢地接受了。

  我这人平时不善于思考问题,只在写的活动中才能够静下来思考,于是养成了写随笔的跳跃式的思维,符合心路而不符合写作的实际要求,长期的磨砺,养成的习惯思维,所以写的思维逻辑不严谨,也没构成缜密的衔接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