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1 / 2)
桓觉得自己心都快从胸腔里跳出来了。阴影里走出一道黑色人影,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
他攀附着柱子站起身,视线在眼眶温热中变模糊。
徐鹤兮不知何时早已离去。
他走进,慢慢走进,脚步声落在他心里,仿佛一把坚硬的利锤温柔而坚定的敲开包裹着心脏的坚冰。
那人将他揽住怀里,逐渐用劲。琅桓也紧紧的回抱那人,不肯放手。
“我说,我也喜欢你。”
耳边的声音,简单、有力、坚定、仿佛一坛酿了十多年的美酒,终于启封,不开则以,一闻便醉。
有人声传来,傅城圭放开了琅桓,两人相视一笑。趁着夜色,在宽袖中牵起手掌,向着人群聚集处走去。
他好多话想对他说,但他不急。
因为他知道,未来的时间有很多,很多。他会倾尽一生的时间,去聆听他的回答。
“听说公子灵皋也来赴宴了?人呢?你们有谁看见了吗?”
“传言说公子灵皋少年英才,如果真的出现,恐怕会引人注目吧。”
“也有可能是传言添油加醋。”
“或许他就是个普通人。只是文采稍好些,家境也不错,长得也还不错了,又得了几句大儒的赞扬。”
“再厉害也不过两只眼睛一只嘴巴,难不成他还是神仙,会腾云驾雾不成。”
“鎏金阁里那四句诗,我就觉得不知所云,要我写,我也能写出来。”
“那可是灵皋四岁时的习作。换你,你四岁能写的出来?”
“沈渡和徐敬安的称赞。换你,你也能在十二三岁时得一句?”
文采天赋,江郎也会才尽,更不必说常年不曾有半点文墨现世的公子灵皋,一个就连真实的姓名、身份、年纪、相貌都不被众人所知的神秘人。
公子灵皋。
在他失踪于世的那一天开始,这四个字代表就不在是一个人,而成了一个世人终身无法企及的符号。这四个字所满足的不是灵皋本人的名气和成就,而是一批又一批才子文士最渴求的幻想。
众人口中议论的主角一直不曾出现。反倒是一个不期而遇的客人叫一些身份不凡的贵族子弟互相议论纷纷。
碧水台边。
“我是不是看错了?”
“你没看错,他是……颜孝若。”
“一个太监也配参加南亭会,我们这些士子的脸还往哪放?”
“不是说他已经死了吗?怎么会出现在南亭?”
“你们看错了吧。那人不像颜孝若啊。我之前见过他,他可从来都没笑过。”
“他不是个太监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