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 / 2)

加入书签

脏炸破”

,也没人来同情他们。为什么他们付出这么多,却几乎什么都得不到?这公平吗?   这

两首歌曲,没有华丽的语汇,也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是如实描写,直抒胸臆而已,但读来却

格外的感人。读完它们,不由想起《诗经》中的“硕鼠”,海涅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只是相比之下,这两首诗却更能令人动容。   “硕鼠”里的讽刺意味和诗歌技巧削弱

了其艺术表现力,《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一诗的宣泄意味太浓,看起来像口号,更等而下

之——而这两首歌曲则不然。乍一看去,你看不出里面有多少愤怒,讽刺,宣泄的成分,甚

至也看不出哀伤,可细细品味后却能有最沉痛的感受。这从另一种角度说明诗的技巧有时是

不必要的,如果感情到位,就可以“无招胜有招”了。   庄子云,哀莫大于心死。这两

首歌里的农民,虽然早已心碎,却还得拼命地劳作,有如机器一般,承受着非人的待遇,其

境遇能不令人同情吗?其濒死的心中的哀痛能不感染了你吗?   只有哀痛到极点的人才

能唱出这样的歌,才能达到这样“哀而不伤”的境界。   农民们的境遇是这么悲惨,那

么贵族们呢?看了“喝得我神去眩晕”可以知道,尽管劳动者是那么的忙碌,贵族们却无所

事事,闲极无聊。他(她)们心中似乎也有愿望不能满足的痛苦,,但和农民的痛苦比起来

太微不足道了。这两者的强烈对比真让我愤怒——虽然我觉得这是一首好诗,但实在看不惯

诗里表现的那种自私、颓废的生活态度。   (4)壮美的生之颂歌   “时属草昧,庶

民朴淳,心志郁于内,则任情而歌呼,天地变于外,则祗畏以颂祝,踊跃吟叹,时越侪辈…

或逮后世。”——《汉文学史纲要》   从鲁迅写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页上的这些话

里,我们可以做出以下两点推断:第一,诗歌可能是世界各民族中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第

二,最早的诗歌内容可能是对神(自然)的“颂祝”。   我想,古埃及的情况可能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