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5(1 / 2)

加入书签

这一下子,这人是交还是不交, 确实不好办。

  自己办不了的事情, 通常都会往上汇报。

  于是到了温如瑾手里, 就是这样一件棘手的事情。

  -------------------------------------------------------

  说实话,温如瑾很看得起王敏之,甚至想要听一听这个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男人会提出怎么样一个超越这个时代的建议。

  但问题在于, 所谓上朝的文武百官, 可不是谁都能上的去, 更何况王敏之还是只一个新人,一个没有任何资历, 需要在翰林院里面慢慢熬的新人。就算是温如瑾欣赏对方,也不能垂问对方,除非人家已经名气达到天下皆知,宛如贾谊。

  但是显然, 王敏之虽然也算名满天下,却当不得妇孺皆知,比不得贾谊这种牛人。

  然而文武百官们的建议,温如瑾当真是听得厌烦。

  文官——“开打开打!!!揍他娘的龟孙子!之前被打得屁股尿流现在还敢来放肆,简直就是找死!闻人歌云是我们的罪人,我们想怎么处决她就处决她,匈奴人的草原被烧了关我们屁事!”

  当然,他们的表达是很文雅的,无非就是“我泱泱大国”“匈奴乃未开化之野蛮人,宵小之辈”“弹丸之国,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不过借口闻人歌云,意在再起战事”“我们祖先开国至今,不曾畏惧……”

  说真的,自古以来,嚷嚷着要开打,扬我国威的人,通常都是“最有骨气”的“文官集团”。但是这些文官们,只管自己大放厥词,说了爽快就好,至于粮草?兵源?地形地理?国内经济?呵……那不归他们管。

  如果武官推脱,那就是怕死!窝囊废!通敌叛国!非君子即小人!

  别以为文官嚷嚷着开打开打就是真正的爱重祖国或者我□□威严不容侵犯,指不定人家只是想要出出风头,搞点噱头,给自己赞一些名气。君不见那曾经所谓铁骨铮铮的东林党,有多少就是这样子的键盘侠,给朝政带来了多大的危害。

  对于这些“正人君子”,温如瑾是恨不得直接把他们丢到匈奴人哪里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什么是打仗,不是他们上下两畔嘴皮子一开一合就能解决的事情。

  -------------------------------------------------------

  “我的心声,无一人得知。”温如瑾无奈又好气。

  他多么想把这些“尸位素餐”的蛀虫统统弄死算了,但是这不可能,文官虽然不是铁板一块,然而选拔人才的科举,动不动就是“座师”,各种地域老乡,同学师兄弟,同年同案,裙带关系错综复杂,不是想弄死谁就能弄死谁的。

  所以……三代帝师温如瑾也只是把对方丢回了老家。为了得到一个“圣贤之君”的名声,他还微笑着给了对方“官员致仕”的待遇,呵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