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2 / 2)

加入书签

  常远拿得起,放不下;而长离在拿起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放下。

  他们的父亲,想让幼子放弃修道,转而修武。

  那时候年纪尚小的莫常远满眼不敢置信,声嘶力竭地哭喊道:

  “我爹修道,我娘修道,就连我的兄长也能修道,为何唯独只有我?被大道所弃?”

  稚子不知事,最易生偏执。

  从那之后,“道”就成了莫常远心中的一根刺。

  直到后来,他无意间听见他人说了这么一句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莫家出了一位大道奇才,只怕这莫家次子,注定将与其分庭抗礼,对峙以待。”

  与“道”对峙的存在,是什么呢?

  天仙,上天问道者;天魔,上天试道者。

  大道给不了的,妖魔来给,求不得的,就自己来夺。

  后来,父亲为冲破多年瓶颈而闭了死关,渡劫之日难抗雷霆,身死道消,一时间莫家成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眼里的香馍馍。

  只是修道之人中终究以炼心为主,会趁人之危的多半是心境崩阻难以进境的宵小之辈,不是那时早已炼虚合道的莫家长子一合之敌。

  只是谁也没想到,莫长离辛辛苦苦挑起了莫家的重担,一转头,莫家幼子竟然联合魔道中人夺走了莫家的秘籍秘宝,还错手重伤了沅芷仙子。

  道侣身死道消之后,身为道途相系的道侣,沅芷仙子几乎也去掉了半条命。

  虽然莫常远没有下死手,但是魔气入侵灵体,沅芷仙子终究没能熬过去。

  母亲临终前,拉着早已长大成为轩昂公子的长子,告诉他,仙者仙缘在身,是以寡情缘亲缘,叫他不必放在心上。

  “吾儿为大道所钟,故而父母不可陪你长久。自此后,一心修道,不必挂怀。”

  这是母亲给少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可是少言知道,母亲不仅是成全了他,也原谅了弟弟,因为莫常远不是别人,他是沅芷最疼爱的幼子,是她的“九难”。

  ——爱恨情仇难,及夫爱者妻儿,惜者父母,恩枷情纽,每日增添。火院愁车,无时休歇。纵有清静之心,难敌愁烦之境。

  沅芷并非不知晓这道劫数,但是因为这个劫数名为“莫常远”,所以她不肯去渡。

  于是,从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