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 / 2)

加入书签

,这才能让姓名整体变成一种良好的期许。

  “我有一名幼弟,年差五岁,名‘执悟’,字‘常远’。”

  少言在说起这位“联合外敌殺母夺宝”的弟弟时,面上依旧无喜无悲,语气平静如初,听不出丝毫喜恶。

  仿佛在说一个事不关己的陌生人一样。

  “我父乃仙界大能,故而希望我与幼弟在修道途上莫要一意孤行,也莫要执迷不悟。而母亲她……”

  少言的母亲曾经是仙界中颇有美名的沅芷仙子,容貌气质清雅如兰,修为也是不弱,故而追求者甚多。

  没有什么悲欢离合,也没有什么坎坷波折,少言的父亲和母亲是两情相悦,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即是道侣也是夫妻,共同度过漫长悠久的岁月。

  但是,问道人的爱情,是怎么样的呢?

  唐代女诗人李冶的一首《八至》便足以将之道尽矣。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再怎么铭心刻骨的爱情也抵挡不过时间的磋磨,不管是情到浓时情转薄,还是等闲变却故人心,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将一切归于平淡而已。

  他们依旧随时都能为彼此付出性命,但是平日里却各自闭关修炼,毫无交集可言,甚至开始分房而居。

  母亲为他和弟弟取字时,父亲沉默地坐在一旁,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些生疏地抬起手,轻柔地拭去女子脸上的泪滴。

  那个画面不知道为何就此扎根在了少言的心上,没有让他感到疼痛,也没有让他感到震撼,只是他偶尔会想起,并且千万年都忘不了。

  莫长离,莫常远。为何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永远在一起?

  少言看着窝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弟弟,垂了垂眼眸,却没有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想不通,所以很快就选择了放弃,决定将一切交付于缘分与命运。

  少言和弟弟一起跟随父亲修道,可是不知道为何,明明两人资质相当,进步的速度却差如天堑。

  少言心性淡漠,修为进境一日千里,几乎没有心魔与迷障。他在道义的修行中可谓是一窍通百窍,仿佛生来就应该修道,上苍也乐意让他聆听圣道。

  可是反观莫常远,修行却举步维艰,他无法理解晦涩难懂的大道经义,修为日渐精进,心境却始终止步不前。

  “或许与大道无缘。”他的父亲这么摇着头,轻声对少言说道,“常远执迷太深,拿得起,放不下。可长生大道,最忌讳的就是放不下。”

  那时候的少言并没有对父亲的言语感到困惑,只是微微颔首,仿佛在冥冥之中,已经知晓了万物的终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