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8(1 / 2)
标准,出两道数算和策问结合的题目,也有益于擢拔人才啊。
如今取士的渠道和考出的进士,确实每况愈下,还有特奏名这种专为落得生设置的赏官制度,更是让庸人也能为官。若是一点俗务也不通晓,连数都算不清楚,就算考取了也要被下面的吏员蒙蔽。还不在选材时多设一道门槛,甚至在太学中加开算科。数算这东西,学学总没害处不是?
苏轼当然不可能认同这论调,两人又辩了起来。甄琼简直无聊的要命,蔫蔫的趴回了桌上。还是丹房好啊,下次再讨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谁叫他都不来了!
第152章
皇后诞下皇子, 朝廷上下一片欢腾, 连诸般争执都搁下了。人人皆盼这位嫡长子能顺利长大, 使得大宋江山稳固。然而这等喜事,却也无法让王安石懈怠分毫。想要江山稳固,靠的可不是子嗣, 而是革除积弊,重振朝局。
只是原先设想的新法,有些得暂缓延后了。毕竟盐池和矿山都在稳定产出, 朝廷已经不再缺钱, 那些极易引起争执的敛财之法,天子有了顾虑, 不愿匆匆施行。而保甲法和将兵法又能改革军伍,保民练兵, 又解了一重后顾之忧。富国、强兵都有了进展,当下最关紧的就成了选才取士。
人到用时方知少啊。也是入了中枢, 开始推行新法,王安石才觉出手里可用之人太少。且不说那些冥顽不灵,不愿推行新法之人, 只是三司条例司的人手就大有不足。有些人诗词出众, 文章精妙,却不能任事。更别提那些因为荫补、举荐得官的人,更是结党营私,中饱私囊的好手,可称朝廷之害。
全部替换, 自然是不行的。那就唯有打造自己的班底了。王安石就动了改革太学、制科的心思。太学倒是好办,之前韩琦已经改动了不少,如今要做的不过是扩大规模,广招生员。在原本的内舍、上舍之外,增加一个外舍。这外舍无需官宦子弟,平民也能考取,可招收千人以上。加上原本的内舍生,太学也就改头换面了。
又因为外舍到内舍,内舍到上舍都需要层层考校,按照年资和学业成绩划分。故而上舍生里成绩优秀的,可以直接授官,稍差些的也能免除解试,直接参加礼部试。这便是在科试之外,另辟了一条出路,士林中哪会有人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