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8(2 / 2)

加入书签

“你的定位本身,不能算错,但是不够严谨。我不能从纪录片的角度给你们专业建议,但我认为,做任何作品,都应该是严谨的,尤其是纪录片,讲究实事求是。虽然说旗袍这门手艺、以及旗袍的历史,值得挖掘,但是你们不能为了强行靠近主题、贴近立意,就赋予它不存在的意义。”

这番话说得旁征博引、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不少对这方面没有明确概念的专业观众,听了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打分时,考虑的方面更多了。

那女生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从这种角度给她挑刺儿,简直都要气笑了,偏偏她知识积累不够,她是研究生毕业,哪儿能说得过博导,对方还是研究古代服饰方面的行家。

台下,评委和观众分别打分,统计过后,主持人唱分,《旗袍》总分83分。

能够过80分是很不容易的,这说明他们幕后做的工作确实到位,虽然在台上被挑剔了半天,台下也争论了半天,但是拿到这个高分结果,所有人还是满意地松了口气,起身向着台下鞠躬:“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们。”

这个83分的成绩,昭示了他们获奖的必然,因此对待剩下两个团队时,心态也显得游刃有余。

--

接下来是《医院里的黎明》的团队,讲述他们的拍摄构想。是一个戴着眼镜貌不惊人的男子负责讲解。

这个团队和《旗袍》的立意完全没有相似,因此,并没有被看做对手。而且他们团队成员也比较正常——这个“正常”是相对许盈沫团队而言的,他们都是路人长相。

.

趁着他们讲述的时候,之前台上发言的女孩儿,对许盈沫开了个玩笑:“哎,你们的片子确实还是蛮不错的,不过呢,你们和我们的立意太相似,就显得准备还不够充分。没关系啦,来年还可以继续努力的。”

这话是在给她们施加无形的压力,许盈沫听出来了,回以一笑:“谢谢,我也觉得我们很优秀、很有潜力,你看我们才大一,就和已经研究生毕业的你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我觉得很荣幸呢。”

这话绵里藏针,偏偏抓不住火力点,那个妹子听着,心头哽得很不舒服,又不知该说什么。她旁边一个大姐姐过来帮腔道:“虽然你们还是学生,但是,能私下找到研究院给你们保送作品,说明能力不错,下次你们肯定没问题。”

这话是回击了许盈沫所说的“优秀”,意指她们是靠走后门,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