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2 / 2)
沈大娘立在下首,悄悄打量一会儿柳如卿,满脸堆笑道:“恭贺姑娘大喜。”
柳如卿虚抬了抬手:“大娘客气。”
沈大娘听她无二话,只得主动道:“老夫人听闻姑娘的喜事,命奴婢送来一点薄礼。”一边拿出礼单双手奉上。
瑶琴接过递给柳如卿,柳如卿却是不打开,原封不动地搁在桌上。
“麻烦大娘代我谢过老夫人,”柳如卿话锋一转,“只是我和谢府一向无有往来。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大娘请回吧。”说罢递了个眼神给瑶琴。瑶琴收到示意,将礼单还给沈大娘。
于大娘笑脸滞了滞,忙往前走了两步双手推拒。不料半途对上柳如卿的眼神,让她瞬间停了动作,暗道天可怜见,这与谢琦兰何其相像。她顿了顿,胸中更为笃定,想起来时谢老夫人的吩咐,又道:“姑娘说笑了,当初仁济寺有赖姑娘妙手回春。老夫人半月来缠绵病榻,对姑娘甚是挂念,知道陛下赐婚,也为姑娘欢喜。若不是身子不许,今日定要亲自前来道贺。”
柳如卿听她话中拿谢老夫人做名头,心内一哂,面上纹丝不动,坚持道:“柳如卿愧对老夫人厚爱,不敢受礼。请回吧。”说完起身回了寝房,留下瑶琴应付。
不到片刻,瑶琴回来说道:“已经送走了。”柳如卿轻轻“嗯”了一声,表示知道。瑶琴见她似有心事,忙让众人悄声不要打扰。
柳如卿心中却是浮浮沉沉,太妃之言涌上心头。谢菀华被掳的真相到底为何?
如今看来,谢老夫人能对面貌相似的她频频示好,并非是不怜惜女儿的人,那为何当年坚决不认。就当是谢菀华那时身份尴尬,也大可悄悄养着。不让她回府。
太妃曾派人传信,言要明真相,关键还在于谢家。又想起病迁坊遇袭,偶尔察觉的探视。莫非凶手就是谢府中人,虚报死情是因为他们要瞒天过海吗?如此看来,嫌犯岂非是……她思来想去,犹豫不决。是听从母亲之意,放下不查;还是还母亲一个清白,借此打压谢家?她推开窗,喜鹊立在黄叶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完全不解人间忧愁。她脑中两方交战,难以断下。
直到婢女来报,兵部郎中严府送来贺礼,想求见她一面,她才回过神来。思及病迁坊之事,连忙回到正厅,命人去请。不过一会儿,琼箫领着一位妇人进来。那名妇人三十出头,眉眼轮廓依稀能看得出严若明的影子。
孙氏近前来福身一拜:“妾参见王妃。”
柳如卿忙拦住她:“夫人不必多礼。”瑶琴奉上茶,拉着琼箫一起退了出去。
孙氏见状抿唇一笑,恭贺道:“王妃大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