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7(1 / 2)

加入书签

几句,柳如卿一一应了。太后之前虽是见过,但那时柳如卿一袭青衫,比不得今日盛装。她打量一会儿,见她举止有度,暗道果然不错,便对着慧敏大长公主说道:“这事还要劳烦你费心。”

“我早说肃安王是个有想法的,亏得你还日夜担心。”慧敏大长公主未出宫时,两人极为亲厚,故而说话之间也无多少顾忌。

太后轻松笑道:“此事一了,哀家的心也就定了。”

慧敏大长公主道:“就是这样才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我都老了,享享清福也就罢了。”

太后又唤柳如卿近前,向她耐心解释。原是皇族的媳妇均是出自世家大族、清贵之家,她与殷元昭成婚,却不好再是平民之身,惹人议论。故而让安国公府认她做义女,日后正好可自崔府出嫁。这样一来,朝中众人也无话可说。

柳如卿知道太后此举皆是为了殷元昭着想,心中更是感激不尽,忙福身再拜。殷元昭有太后爱护,总算不是孑然一身。

永昌十一年七月十六,嘉平帝遣使持节抵达安国公府,制曰:惟安国公崔据之义女,质性端顺,柔闲内正,淑问外宣,训彰图史。式遵典礼,作俪藩闱。是用命尔为肃安郡王妃。

作者有话要说:

我忘记崔云之的马叫雪团了。

关于册妃的诏书,参考皇太子妃、齐王妃的册封诏书。

第65章 为君翻作归来引

柳如卿九月底搬离远香堂,住到安国公府待嫁,由太后遣派的女官教导皇家礼仪。虽是义女,但有慧敏大长公主交代,阖府上下均不敢怠慢,皆以正经的国公府小姐相待。

赐婚旨意过后,钦天监算定良辰吉日,定于十一月初八亲迎。而后礼部请旨,拟定前五礼的具体日期。及至十月,礼部正、副使持节、册,奉制到安国公府行纳征、发册诸礼,将冠服、金银等仪物送达。

十月下旬,殷元昭派往云安的侍从接回柳大夫夫妇,时隔年余亲人重逢,皆是又哭又笑。宫中不断有赏赐下来,除了寿安宫,又以泉光宫苏淑妃的赏赐最重。柳如卿心知是殷元昀之故,并不推辞,只请女官回宫代为谢过。林燕飞也托了人送来贺礼,言道家中频遭丧事,不敢相冲。柳如卿细细询问来人林府状况,知晓林燕飞无事才安心。肃安王府暗中送来珍珑妆奁,反被安国公夫人打趣一通,说王爷情深,生怕嫁妆薄了她的面子。慧敏大长公主闻讯,只命一切按照公府小姐标准置办,自己又拿出私房为她添妆。上行下效,三位当家夫人及子媳妯娌纷纷解囊。

不过出乎柳如卿意料的是,谢府竟也派人送来贺礼。来人是谢老夫人身边的沈大娘,柳如卿曾见过两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