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2 / 2)
瑶琴见她动作,道:“姑娘别急,太医不是说了,过几天等伤口长好了,再活动筋骨不迟。”
柳如卿不好意思地笑笑,道:“你们先去休息吧,我看会书就睡。”瑶琴两人陪伴她多日,知晓她并不喜欢有人在侧,遂点头应下。
圆月高悬,月中丹桂一如往昔,遥远的传说经久不衰。
窗前千竿竹,遮蔽月光。夜风吹来,竹叶簌簌作响,树影斑驳舞动,形似鬼魅。
柳如卿坐在案前,白日翻开的书还扔在桌上,新添的墨迹已干透。她随意瞄过几句,闭上眼默念于心,确认熟记方再翻一页。
蛙声此起彼伏,透过竹影,依稀能看到庭前睡莲拢起了花瓣,白玉桥栏在月光映照下更为无瑕。
冰轮移动,竹影凑成乌漆漆的一团。蝉停蛙歇,四处寂静,余清风一片拂人面,恰似春意漾心田。
倏忽间幽幽声若有若无,如泣如诉。柳如卿竖起耳朵,乐声缥缈,犹如天外来客,时断时续,无端勾人探寻。
她受乐声蛊惑,不由得合上书,悄悄出门欲探究竟。她寻着乐声前行,心绪随着乐音起伏不定。过了拱桥,箫声愈趋清晰。行经圆月门时,乐声低颤,仿佛稍有些动作就能惊飞。柳如卿脚步停滞,隐在竹后,垂眸沉心,乐音如一剂苦药,在她胸腹中徘徊。
箫声悠远,忽轻忽响,像道尽心中不平事。忽高忽低,如人呜咽,直至极低之处,几个盘旋后不复声响。她这才移步,箫声又起,依然是一样旋律。
快走了百余步,望荷亭上一个玄色身影,在夜色中萧瑟独立,乐声正是由他所奏。微风吹动,衣摆飘飞,像是人间留不住。
柳如卿停在阶下,默默倾听。满池莲叶在箫声中舒卷,也似和吹箫人的心境融为一题,浮动间尽是愁绪。
一人站在亭上,一人立在阶下,月色朦胧中,两个孤单的人影伫立。箫声中,柳如卿看着亭上那人,想着他常常眉头紧锁,想起崔云之未说出的话。只觉肝肠都被磨断,恨不能去拥他入怀。
她痴痴地望着殷元昭,听着一遍又一遍的箫音,眼泪不由自主的滑落,沾湿了衣裳。
不知过了多久,箫声忽停。
柳如卿悄悄用衣袖擦干眼泪,拾级而上。
亭上人未转身,只静静看着荷塘。荷塘深处有黑影窜动,搅乱了一池碧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柳如卿走到他旁边,轻声吟道。
方才箫曲,正是凤凰台上忆吹箫。古时萧史弄玉吹箫引凤,乘龙而去,徒留孤单单一座凤凰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