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1 / 2)

加入书签

到现在,跟阿圆一块儿回归。

  “不走了。”

  阿圆嗓子里挤出三个字,头也不抬地往前走。

  刘知府一脸愕然,看着一行人的背影愣在原地,半晌,才摇摇头。

  “真是任性的大少爷啊……这样一来,原本的安排也要变了……不过,该你受的苦,怕是一点儿也不会少啊……”

  他低声说着,嘴角忽然露出讽笑,揣着手回到自己书房,写了一封书信,又交给人送走。

  ——

  夜色里的甄宅,甄珠并没有像阿圆想象的那样伤心难过。

  相反,她很高兴。

  她拿着三封信,一封封看过去,反复确认无误后,温柔的欢喜从脸上漫溢出来。

  三封信都是阿朗从京城寄来的。

  这时候书信传达多有不便,之前阿朗寄来的信,从信件寄出到送到她手里,最快也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有时候还有遗失信件,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所以距离上次收到阿朗的信,已经是两个月前了。

  而这次一次收到的三封,却并非同时发出的。

  最早的一封写于两个月前,正是她上一次收到信的时候。

  这封信里,阿朗说了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他的武举没有通过。

  并非技不如人或者身体太弱,而是好不容易通过初始的几关后,在有主考官坐镇的擂台相搏阶段,发现他腿脚微跛,面容又有毁时,主考官直接将他的名字从考生中抹去了。

  朝廷虽没有明令疾废之人不得为官为将,然而,对疾废之人甚至貌丑之人的歧视,本就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更何况脚跛考武举,也就当朝没有规定,放在前朝,腿脚有问题的第一关就过不了。

  所以,主考官直接将阿朗的名字抹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除了阿朗自己外,没有人会为他抱不平。

  信里,阿朗并没有对此大作渲染,而只是捎带一提,更多的篇幅却还是跟甄珠述说他在京城做了什么事,遇到什么人,仿佛武举被除名不过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对于本就奔着武举去,期望借助武举翻身的他来说,这又怎么可能是小事。

  哪怕信上再怎么轻描淡写,甄珠也能想象他当时的失落无助。

  好在,只隔了一天,阿朗便又写了第二封信,信里说他靠着镇远镖局秦师傅的举荐信,在京城一家镖局落了脚,暂时跟着镖局里的师傅们做活,让甄珠不要担心。

  两封信前后脚寄出,最后同一天到达,怕是不想让她担心吧。

  最后一封信,却是隔了整整一个多月后才又寄出的,信封与前两封截然不同,上面盖着官驿的印章,还有一个甄珠不认识,但目测应该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势力人所有的私章。

  只看信封,便叫甄珠察觉到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