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1 / 2)

加入书签

吃点儿苦头才好。”

  清薇原本还以为他要替赵瑾之说好话,哪知说到一半话锋一转,竟是这么个意思,不由好笑。不过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她也缓过来了,再次略过这个话题不谈,对赵训道,“这会儿赵家的门槛恐怕都被道贺的人踏破,老爷子不回去瞧瞧?”

  “虽然都是不肖子孙,但想来这点场面还是能应付的。”赵训自己也有些意动,嘴上却还是强调道。

  清薇含笑点头,“是,不过若没有您这根定海神针坐镇,到底还是不同的。”

  赵训这才心满意足的起身回家去了。

  等他走了,清薇左右看看,见没什么人,才重新将那封信取出来。不过犹豫片刻,她还是决定回家再拆,于是站起来,招呼小六子和壮儿收摊。

  转头看了看这个摊子,清薇心中竟也生出了几分感慨。就要过年了,做完这两日的生意,他们的摊子也要歇了。明年要等店铺都弄好之后才会再次开张。到时候,就不是在这里了。

  铺面清薇已经看好,如今其实已经开始着手装潢之事了。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计划往前推进,接下来,只要等。

  ……

  回到家里,清薇吃过了晚饭,沐浴更衣之后,才在灯下坐下来,取出一把小刀,将赵瑾之的信拆开。

  他的字就像是他这个人,看似粗放,但只要稍稍留心,便可发现细节处的严谨。既在规矩之内,又能别出新意,洒然自信。

  信的内容远比清薇想的更多,也更深刻。

  她原以为,赵瑾之送这封信回来,不外乎是重复他的那些承诺,又或是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对清薇解释自己的选择,再次剖白心意。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赵瑾之写了自己一路南下的见闻。

  他们这时候已经走到了西南,在赵瑾之看来,这是一条从富庶走向穷困的路。在京城之外,在大魏更为广袤的土地上,其实百姓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好,天下还远远不到盛世承平的时候。这些是他在京城没有见过的,自然也引起了许多的思考。

  看完了信,清薇在灯下坐了一会儿,才微笑起来,将信收好。

  她知道,赵瑾之这一趟离开京城,舍弃了许多,失去了许多,却也得到了更多更好的东西。这样想着,清薇心里生出了几分羡慕。

  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她都不可能离开京城。

  不过,这大魏的万里河山,总有一日,她也是要去看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