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2 / 2)
按傅霜如的想法,在着意踢王家出局的立场上,征西一事的领兵大将还是让韩少功来好,老爷子辈分高资历深,任什么人都难说出别的什么。
而韩浩作为韩少功最看重的继承人,在韩少功领兵出征的大势下,即使只作为一名偏将随征,也有数不清的立功机会。
而左、右帅之位,傅霜如以保守起见,打算分别举荐熟悉西北战事的定西侯和安西都护府长官叶冶。
定西侯与岳家有故,叶冶身边有傅霜如的人。
至于平远侯府,打一棒给个枣,按住王恕闵的同时,另从小辈里挑一个推到人前来,想必王侯爷看在孙辈的份上,未必还肯多费力气去为自己挣权。
至于人选,韩浩给傅霜如提了两个,分别是王家华字辈的嫡长孙王华龄,与王恕闵二子的嫡长子王华久。
前者乃先王皇后之父,也就是前任平远侯王恕严的嫡孙,优势在于对方是与王皇后、东宫血脉最近之人,且从祖宗法制上来讲名正言顺。后者却是现任平远侯王恕闵的大孙子,王恕闵是王恕严的异母弟弟,两人分别由先平远侯的两任夫人所出,关系并不如何,韩浩的意思是选前者现在的平远侯未必会买账,可是要后者来又怕这位王家的三少爷与他们不同心。
傅霜如毫不犹豫地定下了王华久。
至于裴景晖,他要带兵,可以。
但不能是西北。
韩浩归都的前几天,他手下人抓到那名回鹘圣女的身上,搜出了十来封十二盟与契丹人往来的密信。
这十来封密信语焉不详,傅霜如从其中选取了三封言辞最为诚恳,打算连同十二盟的战防粮草布置图一同献上,好让圣人觉得契丹人立场含糊,不得不防。
最好让西北大军出征的同时,在东北与契丹交界的地方也着人安排兵马,枕戈达旦。
这个任务,自然是要让镇守辽东的二皇子与紧邻辽东的燕平王府来办最为合适,而且双方立场不同,还能互相牵制。
但敬太妃突如其来的丧讯让傅霜如不得不仓促改变计划。
如今敬太妃一死,倘若燕平王府就此蛰伏,章皇后很有可能借机让八皇子插手东北战场。
傅霜如倒不怕裴景容带着兵能打赢个契丹人什么的,他怕的是,裴景容能借此时机渗透燕平王府,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