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0(2 / 2)

加入书签

“除了气我,你知道啥?”

“哥你担心太多,等爹娘下南边去了,唐大人就不会再来,妹妹自然见不着唐怀瑾。”

“见不着她不会惦记?她惦记起来心疼的还不是我吗?”

得,说这些也没用,左右福妞她想起来了。

……

这个时候老家的人还不知道,既不知道卫成升官,也不知道半年之内就能见面。

李氏还在跟她娘家人诉苦,人劝她为虎娃想想,毛蛋都订下了,虎娃也该说门亲。提起这事李氏就难受:“我就是为他着想当年才会闹分家,分家之后也是为他省吃俭用的。我存着钱供他读书,他读出个啥?他怎么对得起我?”

“那还不是你给他生笨了?”

“怪我吗?我跟他爹都不是蠢人,就他蠢成那样。我看着他就难受,看着他就想起毛蛋现在一年上万两的银子……你让我给他选媳妇,我怎么提得起劲儿?”

作者有话要说:  编辑戳我说这篇被提名古言年度最受欢迎作品之一,正在投票中,让我来动员动员,我就来动员一下。

规则是10瓶营养液=1个地雷=1票,厚着脸皮求个营养液么么哒。

以及谢谢喜欢。

没你们喜欢这小破文也提不上名。

第178章

过年前后卫成都在适应他的新身份, 先要同新上任的通政使办个交接,办好之后他同上任漕帅见了几面。那位大人姓汪, 他起先把工作要点简单同卫成说了说,把底下几个官员包括理漕参政巡漕御史等等介绍了一遍,和卫成说了他们的职务划分。

这不够, 卫成请他把全年的基本工作流程讲一遍。汪大人吃着茶细细说了, 卫成才明白,说是年初南下年末押运漕粮上京, 其实作为漕帅他主要负责统御下属安排调度,需要亲自操办的事情不是太多。

比如去各省收粮就有专人负责, 总督一年半数时间驻在淮安,只是到年底要亲自走一趟回京给皇上做个工作报告。

还有漕运上下辖兵力的问题。

他们下属标营里就是三千精兵,能借调使用的另有两万,大运河上出现任何问题,漕帅一声令下能出动两万多人。别说不成气候的水匪,哪怕漕帮都得规规矩矩送来孝敬,孝敬不好惹怒了漕运总督随便安个名招招手就能围剿了你。

地方上的帮派能调上千人都是一方巨无霸,可区区千人凭什么同漕帅抗衡?

汪大人跟他交了个底, 说自问是清官, 在漕河上哪怕没立大功,也没犯过什么过错。就光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