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8(1 / 2)

加入书签

年纪实在太小了,现在20岁,硕士研究生都还没有毕业,他们招收的至少是个博士。

  不过他还是给洛叶留了张名片,“如果想加入克雷研究所,可以随时联系我。”

  他这时还心道,说不定今年年底她就能拿到硕士学位了,到时候正好可以邀请她加入。

  可等到会议开始后,他就不由的有些后悔了,自己刚刚有些不太热情啊!如果洛叶想加入,就是她现在在读硕士,他们也不是不可能破例啊!

  而舒尔茨之前怎么没说这个啊!

  ——因为在刚刚宣布了会议开始后,舒尔茨就率先站了起来。

  “关于ABC猜想证明这一论文,我和洛,有以下问题——”

  首先就表明了,他说的这些东西是他和洛叶共同研究出来的。他上去说而非是洛叶,主要是洛叶不喜欢口述。

  而其他人全都呆掉了。

  ——其实这次大会的目标是主要是讨论如何理解望月新一的理论,就是说如何能看懂。

  看懂了之后才能去判定是对是错,而看懂对于这篇论文来说是很难的一步,所以他们来集思广益。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舒尔茨和洛叶这两个变态级的天才居然真的在短短时间内看懂了,并且还找出了问题来,试图来推翻望月新一的这篇理论。

  这就像是大家都在准备走,对方刷的一下跑到了终点了,让他们非常懵逼。

  而此时对这两位天才久仰大名却没有见过的人来说,切身的感受了下为什么有些媒体把洛叶两人称为新世纪的超新星了。

  舒尔茨侃侃而谈,他大概也知道许多人还没有读透论文,用比较浅显的话来给他们解释了一番,然后就剑指望月新一论文中的漏洞,开始在旁边的小黑板上开始写数学公式。

  所有人:“……”

  “……体积上测量上的不相容意味着最终的不等式是在两个错误的量之间进行比较,而如果做出调整使得体积测量变得整体兼容,不等式就会变的毫无意义。”

  舒尔茨发表完自己的想法,下面依旧处于鸦雀无声的状态,不少人都不由的动了动脖子,觉得脖子有些僵硬。

  对于舒尔茨说的问题所在他们是没有办法回答的,而望月新一说过他愿意做出解释,现场的工作人员联系了他,并且把舒尔茨之前说的问题给他复述了一遍。

  望月新一听完后,激烈争辩道,“他这是把本来两个不相容的数学对象进行了任意鉴别!”

  舒尔茨自然也不能接受望月新一的争辩,开始和他争论起来,而其他人听的云里雾里,只能听懂大概,具体不能理解具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