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7(1 / 2)

加入书签

望月新一事件做了调整,他的论文发表是在12年,文中时间线是13年,而且牛津大学会议是在15年,我把六年内发生的事压缩到了这几个月内,并且做了艺术加工,想要真的了解这个事件,自己去查一下吧~

第三,本人认为,望月新一真的天才和疯子的结合体,这大概就是不疯魔不成活。而本人对他没有任何意见啊。

第四,望月新一理论到底是对是错,现在还没有定论。

  ☆、204

  随着牛津大学会议召开,数学界的大部分人的视线更是全是汇聚了过来。

  众所周知, 数学大师法尔廷斯是望月新一的硕士和博士的导师, 而法尔廷斯又是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望月新一在怼完了数学界后陷入了神隐状态, 媒体就去采访法尔廷斯,询问法尔廷斯对这件事的看法。

  法尔廷斯道,“只有好的想法不够,还要能够向别人解释清楚。”

  “如果他想自己的理论被人接受,就应该和其他人保持沟通。一个人有权利我行我素,如果他不想传播自己的理论,那他没有什么义务, 但如果他希望被认可, 他就要适度的做出妥协。”

  算是清晰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被刊登后, 望月新一依旧保持了沉默。

  而舒尔茨也在这个时候出关了,之前他只读了十五页,是因为他当时只想着观摩一下,再决定试图推翻后, 舒尔茨自然用心多了。

  而洛叶此时也大致看完了这五百多页的论文。

  如果让洛叶对这篇论文做个总结, 用通俗的话解释,那就是望月新一把ABC猜想转化成了一个椭圆曲线的问题,包含了X,Y两个变量的特殊类型的三次方程。然后ABC猜想就被归纳为证明与椭圆曲线相关的两个量之间的一个确定的不等式。

  而望月新一再次把这个不等式转化成了另一个形式——比较两个集合的体积。

  而舒尔茨总结的内容也和洛叶差不多,“重点是关于3.12,只要证明了这个推论是真的, 那望月新一的证明就可能是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