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7(2 / 2)
很难得,这次改革竟然没有受到大的阻碍。
兴许是西北军大胜让朝中大臣不好说什麽,也可能是政策已经通过政事堂各位相公的探讨,其他大臣觉得反对也反对不出什麽,于是就不再白费力气的反对,总之这个改革就这麽推行下去了。
从此,大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成为历史。
军制改革推行到地方,各地驻军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尤其是西北军的将士,他们跟着主将冲锋陷阵的机会很难得,能不能赶上全靠运气,如今军制一改,他们以後能一直跟在主将身边,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儿。
别管是哪个主将,他们西北军的将军就没有不好的。
要是运气好跟了狄大元帅,天呐,那还不是平步青云?
西北过的苦又能怎样,虽然他们的待遇比不上中央禁军,但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比中央禁军多啊。
中央禁军要天南海北的镇压百姓造反,他们不一样,他们盯着西夏党项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军功。
哪天党项撑不住了要投降,那他们就更厉害了,灭国之功,除了他们西北军还能有谁?
还有北边和辽国对峙的大军。
那也没什麽,辽国比西夏难打多了,总而言之还是他们西北军最好。
天时地利俱在,官家又给他们凑了个人和,好耶!
军中上上下下开心的要蹦起来,除了庞副帅。
他运气不好,调令还没下来军制就先改了,别人因为能一直跟着狄青欢呼雀跃,他只想拿着诏书找官家哭诉他不想跟着狄青。
什麽意思啊?他好不容易挑了个能独当一面的好地方,干什麽非得把他捆在狄青身边?
副帅有什麽好的,要当就当大元帅。
庞副帅收到任命後差点真的气哭,勉强好声好气的将传旨的宦官送走,然後扭头去找他的太师伯父试图调离西北。
狄青看着像是要死磕西北,既然西北四路以後都可能归那家夥管,那他就换个地方,他去真定府大名府和辽国契丹人干仗。
守边守边,守哪边的边都是边,西北那几州算什麽,有燕云十六州重要吗?
灭夏的功劳他抢不过狄青,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必须得拿到手。
他还就不信了,狄青能一辈子都压在他头上?
庞副帅天天在家骂骂咧咧,冲天的怨气让庞昱连上学都是高兴的。
这叫什麽来着,他的快乐建立在庞迪的痛苦之上,只要庞迪不开心他就开心。
狄将军加油,最好先灭夏在转头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或者灭了西夏之後从西夏那边打辽国,一举立下两个灭国之功。
辽国一灭,燕云十六州不用打就能回来,让庞迪哭都没地儿哭。
加油狄将军,大宋的未来就看您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庞衙内高兴的很,国子学的小夥伴不够他炫耀,还要来太学找小夥伴再炫耀一遍。
反正丢人的是庞迪,他又不和狄将军抢军功,这事儿传出去也是庞迪没本事哈哈哈哈哈哈。
苏景殊托着脸叹了口气,他觉得这堂兄弟俩关系不好不是一个人的锅,庞小公子在家也是这个反应的话,他们堂兄弟关系好才不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