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2 / 2)

加入书签

  这样的待遇,何止是颇有些交情!

  阳武侯府祖上也是凭着从龙之功封侯建府的,奈何后来的子孙不争气,尤其是现任阳武侯的爷爷和亲爹,堪称京城世家纨绔子弟的教科书式人物,即使时至今日,各家教训不争气的子孙时仍将这二位的大名挂在嘴边。也不知是不是阳武侯府祖上庇佑,现任阳武侯杜琨完全没有遗传到败家的特性,早慧且自律不说,治家更是很有手段,典型的歹竹出好笋。美中不足的是,杜琨先天不足体质带虚,一出生就注定了无法习武,想要从武复兴阳武侯府只能是个遗憾了。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阳武侯杜琨与郭镇抚年岁相仿,身材瘦削气质沉稳,表面上看与郭镇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但两人一见面,短短几句话的互动隐隐能窥见这人性情中的豪爽与果断。

  对于这位常被老友挂在嘴边的卫家小七爷,阳武侯很是给面子,得知他的来意后很是爽快地应了下来,因而,一盏茶后,当卫简和沈舒南婉拒留膳离开阳武侯府时,侯府的大管家并府上两个与方奶娘接触最多的老人儿一同跟着回了刑部。

  为何去刑部问话,而不是北镇抚司?

  任捕头看了眼毫不设防的大堂,面上波澜不惊,心里五味杂陈。

  很快,阳武侯府的人被传到刑部大堂问话的消息不胫而走,待到掌灯时分,深居南安王府后院的杜芸娘也得到了通报。

  “辛嬷嬷呢?”杜芸娘喝下汤药,皱着眉头捻了颗酸梅子压下嘴里的甘苦,问道。

  内侍刘福示意思南等几个侍药的丫鬟们先行退下,走近软榻两步躬身低声回道:“辛嬷嬷得了消息就急匆匆出府了,说是不放心上河县那头,再去确认看看。”

  杜芸娘脸色丕变,腾地坐起身,疾声厉色:“去,赶紧把人追回来!”

  刘福一头雾水,却不敢有片刻耽搁,匆匆应了一声转头就下去安排人。

  “糊涂!”杜芸娘一掌拍在身边的炕桌上,心绪不稳中忽的感到下腹一阵细密的痛,登时眼里浮上慌乱。

  京城四大城门中,东西北三门酉时正关闭,南门延迟半个时辰,酉时末落闩。

  头戴斗笠的男人看了眼城门口已经在整队的城卫军,冲着街对面挑着担子的憨厚脸男人点了点头。

  当街疾行的一人一马被半路冲出来的挑担子男人惊到,缰绳被勒紧的瞬间棕色骏马嘶鸣着立起两只前蹄,若非挑担子的男人慌乱中躲避及时,恐怕就要丧命在这马蹄之下。

  “不长眼的混账,还不给爷滚开!”险些从马背上被掀下来的男人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