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5(1 / 2)

加入书签

建好了,一应书桌条凳都布置完毕。学堂后面是一排住房,供几名夫子住宿,还配有浴室厨房等,有专门的厨子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

孟雁翠一开始被江凡邀请去丽山村教书其实是比较犹豫的,她回小镇单纯为了养老,在她的认知里,小镇的生活怎么也要比村里的生活好,不过等她跟着江凡到丽山村看了看,当即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如今的丽山村,看着繁荣了很多,村里几条青石板路纵横交错,花田与阡陌交错而过,少了破败的泥瓦茅草屋,多了许多青砖瓦房,村子更被满山的花树包围,处处逢草逢花。

这景象,虽在山村,但比之小镇的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名夫子在十五之前就来到了丽山村,在村长的安排下住进学堂,然后由他带着村里的学童们一一先与夫子见礼。

开学那日,恰逢面脂坊与织染坊六日一休,于是不管是家里有无孩子入学的家长,都凑到了学堂围观,看夫子们带着学生肃穆地对孔夫子像行礼。

普通人对学堂与夫子们都存着敬畏的心理,因此虽围观的人多,但不敢喧哗,很安静,夫子们倒也没驱赶。

入学的基本都是一点读书基础都没有的学童,不分男女地分成几个班,等日后再根据个人进度再次分班,再分配夫子进行不同方面的教学。

因有算术课,江凡订了一批算盘回来,免费赠送到学堂里,学生们每天上算术课时可以免费使用。

这个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读书的材料,在很多人眼里,掌握一门生存技艺比会读书还重要,特别是对女性来说。因此很多学童对着“之乎者也”打瞌睡,但一到算术课,百分百地精神无比。

江凡手里有一批管事们递上来的名单,是庄子里比较聪明,人品不错的一些下人,经张书墨筛选后,再送到他手上,江凡看过一遍,便吩咐下去,让这些人暂时停下手中的活儿,去学堂里跟着读书。

他手里一直缺人,买来的人基本大字不识一个,招来的话又不太能保证对方人品,只能这样慢慢培养。

*

去年六月底,江凡种下棉花,如今种下的第二茬已经又长大了些许。

去年种下的十几棵棉花,全部存活,每棵结了六、七个棉铃,一个棉铃里有五、六颗的棉籽。江凡的意揽轩一角,不似别人家的摆满了花盆,他倒是摆了盆,不过里面种的不是树石和凝石藤,就是棉花之类的。因得到的棉花种子多了,竹筐也增加了好多,等种第三茬的时候这一角估计就摆不下了,得拿到外面地里种。

而去年得到的新棉花,江凡叫人仔细地清理出来保存着。年后织染坊开工,江凡找了手艺最好的女工,将棉花抽丝、纺纱织布,最后按照他的要求,一点点琢磨着,做了一双纯白色的现代棉袜出来。

“这就是袜子?”成品出来的时候,好几个人都围着看。

大周人也穿袜子的,不过他们这里的袜子,被称为“足衣”,穿脚上得用带子系上,不像现代的袜子,直接套脚上就行,方便利索,舒适感更强。

“这个面料,摸起来真舒服。”亲手将棉袜做出来的女工摸了摸那双棉袜,再次赞道。

江凡笑道:“再过几年,你们应该也能有这么一双袜子穿。”

女工高兴地抿嘴笑笑:“那就要托东家的福了。”

女工知道棉花是江凡培育出来的,她们这个东家啊,看着年纪轻轻,但能被他重视起来的东西,那绝非凡品。她虽是个只会织布的织女工,但经过手的面料种类多,上手摸摸也能辨个一二,那棉花雪白蓬松,摸上去柔软无比,若做成袄子或是被子,不知有多暖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