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3(2 / 2)

加入书签

  “算算时间,也该来了吧。”李文柏喃喃道。

  果然,没过多久,李成的声音从衙门前面传来。

  不一会儿,便带来了四五个中年商人。

  “大人,这几位,都是从附近几个州县,请来的行家,一生浸淫在砚台上,无论是造砚,还是品砚,都不在话下。”李成有些兴奋的介绍着。

  “嗯,如此甚好。”李文柏满意地点点头,有这几人在,端砚从开采到制作成型,便都有了指导和监督。

  几个商人的脸上有些将信将疑,犹豫了一下,问道:“大人,小的们听说,大人发现了一座奇山,山里的石料是制作砚台的上好材料?”

  “不错。”

  “小人们斗胆问一句,不知……是什么料子?”

  “端石。”李文柏没有隐瞒。

  “端石?”几个商人皱了皱眉,彼此对视了一眼,都有些茫然。

  显然,他们都没听说过砚台还有用端石做料子的。

  但李文柏毕竟是县令,请他们到这里,他们也不敢多质疑什么,于是犹豫了一下,便拱手道:“那便请大人带小的们去看看那端石吧。”

  “本官正要此意,尔等便随本官来吧。”

  半个时辰后,几辆马车在草场上行驶着,最后停在了端山的山脚下。

  其实端山并不高,在广袤的草场上看去,端山也就是一个小山丘。经过常年风雨的侵蚀,山脚下散落着许许多多的碎石,有大有小,小的只有手指大小,大的则需两三个人合抱才能抱住。

  此时那三千百姓已经到达草场,正等着李文柏下命令。

  李文柏走出马车,先是指了指不远处的山脚,对几个商人说道:“不远处便是端山,本官所谓的端石就在那里,尔等可以去看看。”

  等到安排好几个商人,李文柏便来到三千百姓面前。

  作为主要策划人和负责人,他必须做好三千百姓的任务分配,否则乱成一锅粥可不行。

  三千百姓分成两半,一千五百姓被分到了草场临河面的荒地上,负责开垦荒地,为播种芦苇和龙须草做准备。

  剩下一千五百姓则是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