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1 / 2)
定的?”李文柏一头雾水,“吏部按照实际空缺决定,哪里有我一介毛头小子置喙的余地?”
赵钰愣住,随即哑然失笑:“...也是,是愚兄太急了。”
李文柏问:“赵兄,出什么事了吗?”
“的确有些古怪。”赵钰说,“席间那个老为难你的孔正孔仲直,冠玉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当初在会试考场我还帮助过他呢。”李文柏说,“这仇真是结得莫名其妙,他真是因为对商人反感才对我做如此姿态?”
“谁知道呢,这些先不说。”赵钰皱起眉头,“琼林宴时愚兄得到风声,孔仲直的去向似乎已经定下来了。”
“哦?”李文柏好奇,“是去哪里?御史台或大理寺?“
“我原本也这么想。”赵钰说,“可听说,他会外放西州交合县。“
“西州?陇右道?”李文柏不解,“交合县是中下县,他一个同进士,能去那里任县令?”
同进士外放任官,一般只能从县丞或县尉开始,若想外放一县主官,就只能去贫困的下县任从七品县长。
中下县虽然只比下县高上半级,但主官也是七品县令,按例该由七品以下官员升任,或直接外派进士,怎么会轮到孔正呢?
“应该不是县令。”赵钰的回答不仅没有解释李文柏的疑问,反倒让他更加不解了。
“不是县令,莫非是县丞或者县尉?”李文柏瞪大眼,“朝廷这也太浪费人才了吧?”
“谁知道呢,外放而已,也可能是京官。”赵钰揉揉鼻梁,“问题不在这里,关键的是,孔正的去向不是我主动问起,而是有人故意吹到愚兄耳中的,我与其人素不相识,今科进士中与孔正有关系的也就是你了。“
“这是何意...”李文柏更加茫然,“莫非我也会外放交合县?”
“或许吧,但愿不是。”赵钰正襟危坐,“但朝堂若真愿意放你去北疆,想必也会安排人制衡于你,孔正分量虽轻,但胜在与你不合,为人又固执,牵制或者有限,监视却是足够了。”
李文柏一愣,随即很快明白过来:“关中军会常驻陇右?”
他一个小小的进士,在北疆唯一的关系也就是尚在和匈奴作战的关中军,要牵制于他唯一的原因,就只能是防止文武勾结了。
“谈不上常驻,但一年半载应该不会挪动了。”赵钰解释道,“有燕王殿下坐镇,陛下也放心,此次应该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匈奴再说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