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1(1 / 2)

加入书签

谁还敢抓着贤弟的出身不放,我第一个不答应!”

  这话就明显是针对孔正了, 方才还不可一世的孔正闻言竟没有反驳, 反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好了,这些先按下不表!”见李文柏的脸越来越红, 以为是被调侃得害羞,潘成哲好意地解围, “再聊下去饭菜都凉了, 诸位,别忘记今次可是状元公做东,往来居的美食,可不是日日都能吃到的啊!”

  “是极是极!”

  众人哄然大笑, 纷纷就势放过了“害羞”的小李文柏,将矛头转到赵钰身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该攀的关系也都攀了, 天色也完全暗了下来,毕竟都是官场上初出茅庐的菜鸟,众人的话题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了放官上。

  大齐科举进士、明经、明法三科,唯独进士科放官无需等待, 入冬前所有进士都必须去所辖官署报到,而无需在吏部苦苦等待哪里出现空缺。

  “赵贤弟。”潘成哲问,“你有何打算?”

  虽然赵钰被皇帝金口御封了“有才”的表字,但这二字实在是太囧,是以非正式场合,大家都默契地不去刺激赵钰。

  “自然是去崇文馆或文渊阁熬资历,看吏部如何安排。“赵钰理所当然地回答。

  “我和单兄也是。”潘成哲喝了口酒,“历年一甲进士都是如此,日后还要请贤弟多多指教了。”

  赵钰笑:“潘兄言重了,权重兄呢?”

  于钧闻言说:“我名次靠后,就算通过阁试去了崇文馆和文渊阁也无甚大用,倒不如争取外放来得自在。”

  除了一甲前三名之外,二甲进士要进崇文馆和文渊阁做个清贵之职必须先经过阁试,合格后才有可能,至于三甲同进士,就只有外放或在六部从九品小官做起两条路可选了。

  阁试倒没有人数限制,只要合格者均可在阁、馆任官,通常比一甲要低上半级,是为从八品编修。

  大部分进士都会选择留在京城,官虽小,胜在清贵,又能留在政治中心,既能积攒人脉,也有可能抓住机会在圣上面前刷刷脸,三年后不管是留京还是外放都有了底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