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2 / 2)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苏葵看到了教室后面的几位老师, 她并不认识,但见几个学生回头看发出小声的惊讶,她心里也就有数了。
他们并没有打扰苏葵的意思, 反而含笑鼓励她继续。
于是, 这堂特殊的免修课就在万众瞩目之下开始了。
得知苏葵已经翻译了自己的作品, 并且还能在国外出版,就是不能真把她当老师看, 那也无疑是大佬级别的。
所有人的态度都端正了起来, 仔细看黑板上双语翻译, 甚至纷纷动手将它抄下来作为范本学习。
有任何不懂的她都能为他们解答,顺便讲解自己这样翻译的用意,甚至还能提出几种不同的翻译请他们评价。不得不说, 她的水平的确十分高超,讲解深入浅出,并且还是他们感兴趣的作品,一时间课堂上十分活跃。
只是面对苏葵的问题, 大家却陷入了思考。
这篇小说要出版法国,到底会影响哪些群体?
在座的学生几乎没有人没有读过《小草青青》,当下就有人开口道:我认为这篇小说在法国最先引起影响的应该是学生团体, 学生最容易受到这样新潮思想的影响
既然是文学作品,应该是在文学界的影响最大。又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他们目前国内盛行新小说流派, 反对现实主义, 之前埃德蒙教授来给我们开讲座的时候也提到过,两派依旧存在冲突。这篇《小草青青》是基于现实创作的小说, 一旦进入他们的视线, 大概会引起不小的争端。
说完, 他担忧地看了苏葵一眼。
苏葵只是笑了笑:这位同学说得不错,目前法国文坛的确是新小说流派占据主流。
她没有任何担忧,反而顺势向大家介绍了一下这个流派。
目前他们传到国内的文学作品还不多,不是专门研究过的都不怎么了解,刚才发言的同学显然就是了解过的。
而苏葵讲的更多,不仅谈到了这个流派创作观念,艺术手法,还提到了目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甚至简要分析了他们的写作风格,给大家增长了不少知识。
苏葵的话明显是带有归纳性的总结,鞭辟入里,就连秦教授都拿起笔在记录,仿佛是在做听课笔记,大家更是拿笔记得飞快。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位同学的担忧是真的,按照他们目前文坛的形势,这部小说确实会遭到不小的批判。
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更能为这部小说打开知名度。
大家都看向说话的同学,是一位女同学,她的目光坚毅,目前大家的注视毫不怯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