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页(2 / 2)
杜明昭想,她不能把自己和宋杞和之间的压力转给杜黎,至少杜黎下场,轻装上阵是最好的。
她会为两人未来努力,而杜黎只要尽他所能便是。
状元胡同离长甘县的主街需穿过三条街道,时已是十二月,县城稍显空荡荡,寒风之中连来摆摊的小贩都少了一大片。
杜明昭走到第二条街,明显感觉这里的行人过客便多,她让应庚买来一张半旧的桌子,还有两张长椅,再挂起一张白布,写上“义诊”二字。
宋杞和朝旁一扫,看她脸上认真,“昭昭,你要在此处摆摊?”
“是啊,先看看长甘县百姓的近况如何。”
要直观了解城中看病情况,义诊是最直接有效的法子,许多人会因不花钱而慕名前来。
杜明昭为外地人,贸然开铺子她恐难再寻到一家如有何掌柜与林郎中这两位忠仆的医馆。
应庚将药箱放至桌上,杜明昭摊开医案,在长椅里坐下。
不买木椅还是为长椅好坐人,能容纳她和宋杞和两人。
摊面刚支好,过往的行人便时不时投来探视打量,更有甚者站在两步开外窃窃私语,可就是不上前。
杜明昭没做搭理,她将墨研好,双手搓搓手心,朝里哈了口气。
这冬日外出义诊唯一的不好就是天太冷了,不到一会儿墨便会干,她又得伸手研磨,很冻手。
在这街上杜明昭等了有一刻钟,终于有一位妇人半犹豫地凑了过来。
妇人没落座,只是问杜明昭:“小姑娘,你真是个大夫?”
许是大娘问的话乃周遭人群的心声,后头几个人也凑近听两人交谈。
杜明昭浅笑道:“是,我为外地而来的郎中。”
“不瞒你说,咱们城里有一家济世堂,哪家得了病都好上济世堂看诊,你又长得面生,我们这些看着心里就犯嘀咕,更也不敢。”柳大娘说的实在话。
杜明昭捕捉到她话里的“济世堂”,寻思或许这家医馆她闲来可以去看一眼,打探讯息。
思及此,杜明昭笑说自己姓杜,又道:“看来长甘县的济世堂里有医术很好的大夫啊?”
“确实是,济世堂的王大夫乃是王家一脉相传习得的医术,杜姑娘,你应不了解,这王家出过一位太医,如今已是京中太医院的院正咯。”柳大娘弯腰站着累,复而坐下与杜明昭说话,“虽说济世堂的王大夫并非是京里的那位,可他们同出一门,这王家是出了名的杏林世家呢。”
旁的人也补话道:“是啊,大娘说的对,可没谁不信王家的医术。”
“说起来前年咱们城里闹旱灾,还是济世堂在城中布粥,救济了许多人呐!”
“也得亏王家开了家医馆在长甘县,不若每回乡试不得出那些人命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