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3页(2 / 2)

加入书签

白马扶舟轻轻一笑,“关城门。”

“驾——”御街那头,马蹄嘚嘚作响,一个人影疾驰而来。

京畿大营的士兵们自动让开道路,马蹄下的铁钉与青石路面碰撞出清脆的响声,急切、迅速。骑在马背上的人,速度快得如同一条忽闪而过的影子,染血的鎏金盔甲夺人眼眸,散发着战场的气息,一身黑色的披风在秋风中高高扬起,鼓动翻飞,而他一闪而过的眉目,混合着尘土的冷峻,散发着肃杀而冷冽的光芒。

人们惊叹,潮水般让开道路。

一人一马不过转瞬间,已到城楼之下。

“阿拾!”

是赵胤的声音。

时雍猛地回过头,看到的是徐徐合上的奉天门。

“锦城王殿下,你来晚了。”城楼上的白马扶舟带着胜利者的微笑,漫不经心地望着赵胤,“这江山,终归只能由我与她共享。”

……

第948章 风云再起,大地瑟瑟

光启三十年九月二十,是一个令京师百姓永世难忘的日子。

他们见证的历史,不仅是奉天门前的短兵交接,还有这座城池最直接的灾难。

京畿大营的兵马攻城后,驻守的东厂番役和禁军有一部分随白马扶舟退回了皇城,而另有一部分人,在与京营士兵苦战后发现,皇城大门早已关闭,他们已经被主子所抛弃。退无可退,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没有人会甘愿赴死,绝境中垂死挣扎的乱军如一盘散沙,在京城四处逃窜,胡作非为。当武力失去约束后,有的杀人放火,烧杀抢夺,有的更是冲入百姓家中,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剥开人性的外衣,上演了临死前最后的疯狂。

据后来顺天府衙门的统计,在这一场浩劫中,单是纵火案就发生了五十余起,被滔天大火付之一炬的房舍和商铺达到数千间,为了营救百姓而牺牲的京营士兵和衙门捕快达一百二十人,伤亡百姓上千,无家可归者多达数万之众。而这个数字,并不包括与乱军战死者。

有句话说,灾难并不是死了几千人或是几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上千次上万次。

权利的宝座下,白骨累累。

一场宫变的代价,最后的苦难竟是受最底层的百姓来承担。

为解决京中的动荡,无乩馆临时辟出一个理政殿,用于太子处理政务。赵云圳在理政殿旨令天下、开仓放粮、安抚百姓、抓捕乱军余孽,处理善后事宜。

自永禄帝迁都至此,京师百姓已经过几十年安逸富足的日子,再是外忧内患,也从未牵连到他们,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猝不及防,埋怨者众,但更多的却是被激起的血性和荣辱感。

战争是最能让人清醒的巴掌。

没有战争时,人们侃侃而谈,个个指点江山,然而到了真正的烽火狼烟里,才会豁然从看热闹的悠闲状态中清醒,明白“国强民则安,倾巢无完卵”的道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