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页(2 / 2)

加入书签

“瞧姑娘的身形,应当出身行伍。既然从过军,应当明白行军打仗也是同样的道理。上位者做出杀伐决策之时,又何曾考虑过一个卒子的生死存亡呢?”

肖南回被问住了,手中那只稻草扎成的狗被捏变了形。

不远处,那人就站在垂花门下回首看向她,似乎在无声地询问她为何止步不前。

老妇又垂下了脸,似乎从未说过那些可怕的话。

“姑娘,莫要耽搁了。”

****** ****** ******

寅时将过,天光未起,星月不见。

阙城畿辅官道东段,几名驻守驿站的光要营守军正将艾草扔入火堆中驱散蚊虫。

天亮前这一个时辰,是人最困乏的时候。两军交战多选择在此时偷袭。只是如今不是战时,换岗的士兵便多了几分懒散,便是当着长官的面也都毫不掩饰地打着哈欠。

今晚当值的是丁字六营的队率赵友山,他做畿辅一带的巡视已有十数载,像这样守夜的差事不知做过多少,便是只睁着一只眼也没出过岔子。

半干的艾草燃烧腾起一阵青烟,他就盯着那股烟发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伸手拍醒了身旁昏昏欲睡的手下。

那困得云里雾里的小兵挣扎着起身,过了片刻才听到路的尽头隐隐传来马车声响。

赵友山示意他检查好拒马和栅栏、确保无人能闯过这关口,随后静待对方到来。

不一会的功夫,一个黑黢黢的影子自道路尽头显现出来。

那是一辆十分破旧的马车,拉车的马瘦骨嶙峋,马后的车摇摇欲坠。赶车的人戴着一顶围着黑纱的斗笠,露在外面的一双手也戴着粗布手套。

这装扮,无论如何也不像是夏日里赶路的车夫惯有的装扮。

赵友山带了几个老手上前,右手看似扶着腰带,实则摸着刀鞘。

“停车。哪里来?哪里去?”

马车方才停稳,那戴着斗笠的车夫咳了两声,开口时声音嘶哑地像是三天没有喝过水一般。

“回官老爷的话,小的是焦松县外十里邨的农户,正要往大围镇投奔亲戚。”

大围是阙城城东的一个小镇,镇子上人不多,倒是常有外县亲戚走动。

赵友山递了个眼色,手下便将刚沾了松油的火把递了过来。

“斗笠摘了,让我瞧瞧。”

那车夫原地僵了一会,这才慢慢抬手摘下斗笠。

赵友山举着火把靠近,想要看一看清楚那人的面容,冷不丁却遇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将那几个见惯血腥杀伐的老兵都熏得连退几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