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页(2 / 2)

加入书签

武皇的神情严肃起来,武承嗣惊得立刻跪下去,毫无君前吹风的得意,只得哆哆嗦嗦地口称:“侄儿不敢。”

“朕早已授意婉儿,有关乎国策变革者必得朕之特许,刘知几遗落在怀州十九年,如今仰赖狄怀英为朝廷搜寻上来,这是朝廷亏欠了贤才,这是朕的旨意!”武皇压抑着胸中激怒,厉声呵斥,“狄怀英是仪凤年间被朕荐去大理寺的,其为政之风,世所共睹。孙万荣作乱时,更是以宰相之位外放魏州刺史,孙万荣闻其大名尽皆丧胆,不费一兵一卒便平定边疆。狄怀英是社稷之臣,是朕之国老,岂容你在此谗言加害?朕看你才不是为朕计,而是为你自己也能坐上朕这个位置!”

“姑母错怪侄儿了!”武承嗣吓得连磕了好几个头,为自己的莽撞进言后悔不已,急着要撇清关系,“实在是有所风闻,不敢不进言,侄儿也以此询问过来中丞,来中丞可是陛下的股肱,连他都有所疑,便不敢不向陛下说明……”

“承嗣啊……”武皇仰头,无奈地叹气,“筛选与你有利的履历,看偏一个忠臣,是识人的大忌。取利要不背民生的大道,你怎么就是不明白呢?”

在嵩山上越是风光,在嵩山下就越是失望,武皇紧握住手里的江山,面对着难以避免的两难,终于不得不着手解决这一生中最为艰难的问题。

☆、第六十三章

大周万岁通天二年,神都洛阳,太平公主府。

客厅里迎来了谁都想巴结的御前红人张昌宗,这个方至冠年的男子,一扫宫中表现的骄傲,在引荐人太平公主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

“六郎终于想起自己的门第了?”太平对这种近幸之人,从来就没什么好脸色。

张昌宗正襟危坐,低头道:“公主说笑了,仆与阿兄均出自公主之门,是谁家的狗,还是心知肚明的。”

“我怎么好意思认我家的狗?”太平讥笑,“我听说宫里都争相攀附你二人,说五郎惊若天人,六郎貌似莲花,莲花六郎的名号连宫外都在传扬。如今要得圣人的欢心,就得先讨你二人的宠,我尚且要忌惮三分,又怎敢认回是我家的狗?”

“公主这么说就是错怪仆与阿兄了,仆与阿兄总是为公主做事,哪有自我决断的权力?”张昌宗并不为太平的讥讽吓倒,面色未改,冷静地与她打着机锋,“想来先驸马竟呼薛怀义为季父,那是何等的屈辱,得公主授意,仆与阿兄便不敢有丝毫懈怠,多方运作,激怀义自焚。冒着悖逆的罪名为公主做事,难道还不足以表明忠心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