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页(2 / 2)

加入书签

大批商人奔赴北疆,与当地居民做起了羊毛收购的生意,给当地多年来并不发达的经济带去了活力。

以极快的速度带动了当地其他经济的发展,北疆城内几乎在两月时间,街道上出现了鳞次栉比的酒楼茶摊,各种各样的商品被人们从家中搬到集市上开始售卖。

经过去年定北王谋反被下狱,人心一直无法安

定的北疆,突然因为这一股力量的冲击,开始安定鲜活起来。

百姓手里有了余钱,生活有了奔头,心自然而然的安稳下来。

时砚听王安说到这些时,毫不意外。

王安蹲在时砚躺椅边儿上,说的口沫横飞,神采飞扬:“哇老大,你都不知道,现在外面儿好些商人说你就是那什么陶朱公在世,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将这件事编成故事,名字就叫——民安伯巧用羊毛定北疆!

听的人可多了!那天我去城里接杨氏回家时,还顺便打赏了说书先生一两银子呢!”

时砚看着头顶一碧如洗的天空,觉得心情格外顺畅,于是简单给了王安一个回应:“过了,这是诸多势力通力合作之下的成果,功劳全都安在我身上,不合适!”

王安不赞同道:“有什么不合适的?老大,我都听人说了!朝廷之前将北疆拿下后,当地居民一直很抗拒朝廷派去的官员。

光是这打大半年,就发生了大大小小上百起起冲突,甚至有好几次,双方直接打起来,动用了军队!

可就算这样,北疆那些人依旧十分排外,不愿意听朝廷的诏令呢!

最后还是咱们这羊毛制品冲开了这道口子,让北疆人开始接受外地的商人,进而接受朝廷的派遣管辖。

此一战,羊毛居功至伟!我听人说,朝廷最近论功行赏,有人提议要给你记一功呢!”

时砚摇头:“不会的。”

王安不解:“什么不会?”

“这件事里,不会有我的功劳的。”

王安还不服气:“这么可能?从今儿起,我就在咱们庄子路口等着,就等着朝廷封赏的旨意下来!我就不信,这么重要的功劳,朝廷怎么会不封赏呢?”

事实上,朝廷确实没有封赏,不仅王安不解,可以说满朝大臣都很不解。

这个疑问,所有人都压在心底,直到二十年后才终于恍然大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