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2 / 2)
两日后,一名听从人差遣的小女孩儿求见,交给她一封书信。
是先生的亲笔书信。
先生说:若是我平白失去下落,两日后仍无音讯,便是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只求你照拂阿锦一二。自然,我们也有可能一起消失不见,那就不需再为阿锦费心。
不要派人寻找。因为让我们受困的人,定是内阁中人,除了首辅,哪一个都有可能。若反复寻找,便会惹得权贵侧目,连累到陈府。
耐心等等,一个月之后,我若仍旧没有回去见你,会有人再送信给你。
她看完信,心头燃起希望,急匆匆找父母商议。她是想,人命关天,父亲若是将这件事告知锦衣卫,便能迅速找到先生和阿锦,她们也能少吃些苦头。
父亲问她,这些话从何说起。
她以为父亲这次也会毫不犹豫地让她如愿,便把先生的信件交出。谁料,父亲看完之后,说:“教你的先生早就走了。我会尽快为你请一位才情更佳的人。”
意思已经很清楚。她震惊又失望,转头求母亲,母亲却是夫唱妇随。
她急怒交加,指责父亲是怕事懦弱之辈。
父亲冷笑连连,继而给她讲起了大道理,让她识大体、知轻重,犯不着为两个萍水相逢的人为家门引来不必要的事端。末了,又斥责她不知尊卑,全忘了自己和先生各自是何身份。
说了那么多话,独独没说过人情二字。
父亲当着她的面儿,把先生那封信烧了,又唤来两名管事妈妈,让她们领着丫鬟婆子,日夜看着她,不准她出府门半步。
那件事,是她一生遭受的第二次重创。
她没想过,双亲遇到是非,会是这般的冷漠世故。
之后,她不用人看守,把自己关在房里很多天,醒着的时候,没完没了地哭,哭累了就睡。
先生与阿锦离开一个月之后,落霞庵的徐道婆来见,称她曾给过丰厚的香火钱,是来道谢送平安符的。
母亲询问几句之后,才让徐道婆去见她。
徐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