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页(1 / 2)

加入书签

朕相信胡老的能力。

不不不,皇上明鉴,臣嘴皮子不够利索,手段也不够英明,教导不了弘晴阿哥这样有层出不穷的法子敷衍先生的学生。臣推举文华殿张英大学士。

张大学士躺着也中枪。

他还没来得及反驳,平日的至交好友都站出来附议,这么多文臣的意见,康熙不敢不听,他说:既然如此,张英啊,调/教弘晴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朕今天就把话说在这儿,他要是敢胡来,任你惩罚,胤礽不得插手。

说到这份上,张英哪敢拒绝,只得接下这烫手的活计。早朝之后,太子拦住张英,想同他谈心。他还没开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某人就打断他,太子别说了,我吃皇粮,自当为朝廷鞠躬尽瘁。皇上命我交到弘晴阿哥,臣绝对拼尽全力,杜绝不良作风。说完,他拱了拱手就走了,留太子胤礽尴尬的留在原地。

胤禟这才出来,都是臣弟府上那四个小兔崽子不好,我这就回去教训他们,一桩小事而已,竟闹到这份上。

太子皱眉,勉强挤出一抹笑:九弟此言差矣,小侄儿勤学好问,他们做学问的态度堪称皇孙辈的典范。是弘晴顽皮,孤忙于政事无暇顾及,慈母多败儿。

这话听着舒心,虽然自家儿子都有反朝廷反社会的心,至少别让外人知道。在满朝文武以及兄弟们面前,他还是希望听好话的。

至于儿子们扭曲的梦想,他还有很多机会去导正,他们不到三岁而已。儿子太聪明太有主见真是甜蜜的烦恼,像弘晴这般,就是蠢了点,被皇阿玛点名批评几次算得了什么,不用担心惹来抄家的祸患。

胤禟就是别扭,换了太子,他宁可儿子三观不正意图谋朝篡位,也不想要弘晴这样的蠢货或者弘爱这样,两岁大还随地出大恭的家伙。

九阿哥胤禟留给兄弟们唯一的话柄就是福晋董鄂氏留下的不成器的儿子。别家奶娃娃最多就是随地出小恭,长大些自制力强了就好多了。弘爱是没办法,邹齐用西洋法子给他开了魄门,口子倒是划拉开了,半点没收缩性,如今不忙两岁问题还不大,若长大了还这样,那可如何是好?

同弘爱相比,被送走的那个虽然是阴阳人,身体倒是健康,胤禟派了心腹嬷嬷去照料他,不满两岁的小家伙长得壮实得很。原本还担心两个小阿哥长得一样,长大了要穿帮,如今看来,弘爱更像他一些,养在风华院的小六同董鄂氏那不成器的弟弟有几分相似。

外甥似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