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2 / 2)
抬起头,赵希哲望了一眼二楼紧闭的窗棂,眼中什么东西闪了几闪。唇边,一丝诡异的弧度微微勾起,全然不似往日的天真无邪。
一阵夜风,卷起斗篷的衣角,赵希哲收回目光,转身疾步而走,一切,在昏暗夜色里销声匿迹……
腊月初一,大雪漫天。
江东书院外人影绰绰,喧闹声声。
几声马嘶和吆喝传来,围观驻足的行人纷纷让路,好奇地看着又是哪来的马车。
“是知府大人诶!”好事者一眼便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正是吴州知府李大人。
“什么事热闹的连知府大人都惊动了?”有人好奇道。
“听说是江东书院的学子要进京赶考,知府大人特来相送。”有人解释。
“哎呀,那真不得了,连知府大人都得巴结,将来必是要当大官的吧!”
书院正堂,最后一壶酒已温好,郑伯焉与宋珏执杯高举,神情不舍,却又意兴高昂。
“这最后一杯,就祝各位一路顺风!”
“学生谢过先生!”
喝下杯中酒,早已收拾妥当的裴云潇几人拜别了李知府、郑伯焉和宋珏,系上斗篷,朝书院外走去。
一年多的光景,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可在书院遇见的人和事,仿佛已经在心中打上了一辈子的烙印,此生难忘。
从吴州到京城,要走一个月的路程,所以裴云潇和韩少祯此时出发,就是为了赶上回家过新年。
裴云潇要走,唐桁自然相随。
谢英、沈思齐、秦东襄和李延都是江东人氏,四人一合计,干脆跟着一起走,反正都是要上京考试的,彼此做个伴也好。
至于赵希哲,他本常住在庆阳赵氏本家,见此情形,便也决定一起走。
就这样,他们一行八人,四辆马车,走走停停,终于赶在小年之时,回到了京城。
韩少祯财大气粗,一进城门就将众人领到了他名下的客栈之中,包下八间房来。
自己则竟是连家也不急着回,倒是留下来陪着同吃同住了。
裴云潇也有意如此,但却不能似韩少祯一般不管不顾,只得先放下行礼,匆匆回府拜见祖父。
因着回京的消息早早传回,裴云潇回来的时候,家中又是齐聚一堂。
裴瑫特意吩咐厨房摆了筵席,说是一家人难得一起用饭。
裴云潇一听这话,心里就不免留了几分心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