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页(2 / 2)

加入书签

②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③清·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④清·郑燮《墨竹图提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第60章 离开吴州

江东书院, 裴云潇院中。

“现在可好了,柳尚书和几位钦差大人在知府大人面前亲口夸赞了番薯的好处,陛下的圣旨又已传遍吴州, 那些个阴险狡诈的奸商, 又要来抢咱们用来育苗的薯块儿了!”谢英站在桌前,气愤不已。

“现在可就由不得他们了!”裴云潇反而自信满满。

皇帝的这张圣谕,可谓釜底抽薪, 彻底解了他们的当务之急。那些人不是一门心思阻挠他们推广番薯种植吗?如今圣旨已下,可没人有那个胆子抗旨。

“逸飞这是怎么说?”沈思齐追问道。

“陛下圣旨既下, 这就是知府大人的分内之事了。做得好, 政绩一件,做不好, 前途无望。李知府那么精明的人, 岂会不知那些粮商富绅得了薯块儿能干出什么事?他不会拿自己的官帽开玩笑的。”裴云潇道。

“再说了, 几位钦差来此亲自看过, 咱们收了多少番薯, 留了多少育苗薯块儿, 明年至少能产出多少,他们全都清楚。等他们回京上报陛下, 这么大的事,陛下不会轻视。要是明年秋天吴州拿不出这个数来……”

“对啊!”谢英一合掌:“叫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机关算尽, 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话间, 一个青衫学生从院外跑进来,有些着急。

“几位学兄,知府大人在状元酒楼为几位钦差大人送行,特来邀请院首、宋先生和几位学兄同去。”

“行, 我们这就去。”秦东襄应了一声,让他先行离开。

几个人整理着衣装,便朝外走去。

裴云潇与唐桁落后几步,并肩而行。

“潇弟要说什么,我都知道。”不等裴云潇说什么,唐桁先开了口。

“柳尚书和杨侍郎自打来了吴州,就几次提出单独宴请我,我都已读书为由拒绝。现在他们要走了,想来还是不死心吧。”

裴云潇莞尔:“兄长现在越发机敏了。”

“户部尚书柳知澄是太后的亲信,与太后母家庆阳赵氏有姻亲。而杨侍郎则是何家主的妻弟,这两人一向沆瀣一气。”裴云潇将背后的关系点出来。

“不过兄长一定想不到,另一位徐司农是什么人。”

唐桁脚步一停,低下头,凑近裴云潇耳侧:“我如何不知?从他来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他是裴氏一派。但是,却又不能算是裴太傅的亲信。”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